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物理学院召开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 部署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4月2日下午,物理学院在404会议室召开了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周正威主持,各党支部书记及党务工作者参加会议。 会上,党务秘书崔劼领学传达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要求,对党...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许金时等人实现碳化硅中改性双空位色... [2024-11-25]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碳化硅色心的制备和低温共振激发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金时等人利用聚焦氦离子束注入结合二次退火技术,成功制备出单个碳化硅双空位色心阵列,并发现其中一类改性的双空位色心(PL6)具有鲁棒的共振激发谱和低的光电离速率。这一成果对于推动基于碳化硅色心的量子网络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以“Robust single modified divacancy color centers in 4H-SiC under resonant excitation”为...

我院陈仙辉院士、王震宇教授研究团队在一维拓扑边界态的研究中取... [2024-11-22]

近日,我院陈仙辉院士、王震宇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王志俊研究员、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吕兵教授合作,在拓扑物质的一维拓扑边界态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结合扫描隧道显微镜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团队在准一维铋碘化合物α-Bi4I4单晶中揭示了一类新的拓扑物态——三维量子自旋霍尔绝缘体:它可以没有拓扑对称性指标,而由自旋陈数描述;实验确定了每层所对应的一对拓扑边界态,并验证了这些边界态的层间耦合很弱。该发现...

我院樊逢佳教授在环保型磷化铟量子点LED工作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 [2024-11-21]

我院樊逢佳教授与河南大学申怀彬教授携手合作,利用EETA技术深入研究了绿色磷化铟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关键科学问题,成功实现了绿色磷化铟基量子点LED的峰值外量子效率(EQE)达到26.68%,亮度突破270,000 cd/m2,并在初始亮度1,000 cd/m2下,T95(亮度衰减到起始值的95%)寿命长达1,241小时,刷新了世界纪录。北京时间11月20日24时,相关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green InP-based QD-LED by controlling electron injection and le...

我院丁冬生课题组观测到里德堡原子高阶和分数离散时间晶体 [2024-11-12]

我院丁冬生课题组在里德堡原子周期性驱动耗散系统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课题组在里德堡原子驱动耗散系统中观察到了高阶和分数离散时间晶体。相关成果11月10日以“Higher-order and fractional discrete time crystals in Floquet-driven Rydberg atom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自发对称性破缺是解释物质相变的重要机制,比如空间上的平移对称性的自发破缺,使得物体形成了空间上的有序结构,...

我院彭新华教授、江敏副教授等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的... [2024-11-11]

我院彭新华教授、江敏副教授等在轴子暗物质探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轴子窗口”(10 ueV-1 meV)内成功开展了轴子暗物质的直接搜寻实验,将国际上的探测界限提升了至少50倍。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于11月4日以“New Constraints on Axion-Mediated Spin Interactions Using Magnetic Amplification”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Phys. Rev. Lett. 133, 191801 (2024)],并被选...

我院特任教授林箐团队在PandaX-4T实验首次观测到太阳硼8中微子与... [2024-11-08]

近日,我院特任教授林箐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团队,在中国科大参与的PandaX-4T实验中(“熊猫”四吨级液氙实验),利用总曝光时间为259天的数据,以2.64𝜎的置信度首次观测到太阳中微子和原子核相干弹性散射的迹象,表明液氙暗物质探测器已经到达了里程碑的灵敏度,也验证了利用相干弹性散射探测低能中微子这一新方式的可行性。研究成果以First indication of solar 8B neutrinos through coherent elastic neutrino-nucleus sca...

我院卢征天、邹长铃等实现高自旋原子的长寿命薛定谔猫态 [2024-11-05]

我院“严济慈讲席教授”卢征天、特任教授邹长铃与合肥国家实验室夏添等人合作,利用激光冷原子方法制备成基于自旋的薛定谔猫态,其寿命达到分钟量级,有助于提升对自旋进动相位的测量灵敏度。相关成果以“Minutes-scale Schrӧdinger-cat state of spin-5/2 atoms”为题于11月1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期刊上(Nature Photonics)。在量子精密测量中,自旋进动不仅是测量磁场、惯性等许多物理现象的有效探针,还可以用于探索超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