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2025年暑期值班表
|
[头条新闻]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唐建顺等提出并实现多功能片上合成频率维...
|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唐建顺等提出并实现多功能片上合成频... [2025-08-27]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片上光学合成频率维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唐建顺等人提出在基于谐振器耦合阵列的合成频率维度模拟器中,采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替代传统的固定分束器进行耦合链接,从而在频率格点之间引入更丰富的耦合类型。并在实验上以双谐振环结构作为示例,实现了对一维紧束缚晶格、霍尔梯子、克鲁兹梯子等模型的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多功能性。该成果8月20日以“Versatile photonic frequency synthe...
我院赵瑾、王慧元两位教授获2025年“科学探索奖” [2025-08-26]
8月25日,第七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在京正式揭晓,我院2位教授榜上有名,我校共5位教授入选。其中,我院赵瑾教授荣获“数学物理学”奖项;王慧元教授荣获“天文和地学”奖项;迄今我校已有22位教师荣获“科学探索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详情点此)。“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由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携手杨振宁、潘建伟、施一公、饶毅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作为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
我院潘建伟、陆朝阳等在《自然·材料》发表可拓展光量子技术综述... [2025-08-23]
近期,我院潘建伟、陆朝阳与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王辉教授,联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Ralph教授和荷兰特温特大学Renema教授,受邀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发表题为“可拓展光量子信息技术”(Scalable photonic quantum technologies)的综述文章。该论文系统性阐述了光量子态的产生、操纵以及探测的原理和技术,梳理了量子计算及量子模拟、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的国际进展,并对未来进一步如何发展大规模光量子计算、构...
中国科大代表队在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荣获全... [2025-08-22]
8月14日至18日,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hina Undergraduate Physics Tournament,简称CUPT)全国赛在内蒙古大学赛罕校区隆重举行。本次赛事由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组织委员会和教育部物理学育人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物理学会与内蒙古大学联合承办,通过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区域赛晋级的66所高校共67支代表队参加了本次比赛,近700名师生齐聚一堂。由陈逸飞、黎奉熙、马圣訸、王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多信使时代的极端宇宙研究”... [2025-08-19]
8月1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多信使时代的极端宇宙研究”现场考察会在合肥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江松院士,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局长魏志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傅尧代表依托单位出席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常进院士、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范一中研究员等项目成员,项目依托单位与合作单位代表、国家自...
共探学术前沿 增进校际情谊——我院组织学生赴香港科技大学开展暑... [2025-08-14]
2025年7月28日-8月1日,我校物理学院组织少年班学院和物理学院24名优秀学子赴香港科技大学开展暑期访学活动。本次HKUST-USTC-SCUT 2025学术交流计划由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精心策划,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学术互动,为两校师生搭建了深度交流的桥梁,为我校学生搭建了近距离接触国际顶尖科研资源、拓展学术视野的平台。7月29日上午,港科大物理系副主任YANG Sen教授在活动伊始致欢迎辞,对中国科大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ZHA...
我院学子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教学)中荣获佳绩 [2025-07-31]
7月20日至24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教学赛)(Chinese Undergraduate Physics Experiment Tournament,简称CUPET)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和珠海校区成功举办。中国科大代表队在珠海赛区荣获一等奖1项(基础A,王灿霖)、二等奖2项(基础A,樊九端;综合D,鲁佳锐和于秩浩),并荣获优秀组织奖。我校代表队再次在物理实验竞赛(教学)荣获佳绩。本次竞赛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