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2025年国家奖学金公示通知
|
[头条新闻] 物理学院召开力学课程组、热学课程组联合会议
|
我院林毅恒教授团队在离子阱中实现范德波尔振子的量子模拟 [2025-10-11]
我院自旋磁共振实验室林毅恒教授团队与深圳大学李俊教授、杨晓东教授以及德国斯图加特大学Eric Lutz教授合作,在量子自持振子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单个离子实验实现了量子范德波尔振子(quantum van der Pol oscillator),演示了包括量子极限环的形成、量子同步及其增强等非经典行为。相关成果以“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of a quantum van der Pol oscillator”为题,于10月10...
我院高能核物理团队发现强相互作用相图潜在临界效应 [2025-10-02]
我院高能核物理团队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日本筑波大学及印度国家科学教育与研究所等单位,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RHIC)的STAR实验中,成功实现了金核-金核碰撞中净质子数涨落的高精度测量。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Net-Proton-Number Fluctuations in Au + Au Collisions at RHIC”为题,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s Review Letters)期刊上,成为实...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柳必恒研究组利用机器学习与经典通信实现高效... [2025-09-27]
近日,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柳必恒研究组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奥地利科学院等合作单位,在量子纠缠检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利用机器学习方法,结合经典通信策略,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量子纠缠验证。成果以“Practical advantage of classical communication in entanglement detection”为题,9月25日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并被选为编辑推荐文章在期刊官网首页亮点展示。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科学中的核心资源,是实现量...
我院苑光辉教授课题组提出计算平面超构器件矢量衍射场的普适模型 [2025-09-25]
近期,我院苑光辉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光学期刊《Journal of Physics: Photonics》上发表题为 “Generic full-vector angular spectrum method for calculating diffraction of arbitrar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的理论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矢量角谱模型,填补了平面超构器件在高数值孔径条件下矢量衍射建模的空白,为复杂光场调控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和计算途径。对任意矢量光场进行准确的衍射建模,是设...
我院张振宇、崔萍、牛谦研究组揭示二维笼目晶格中的电子手性可导... [2025-09-22]
近日,我院张振宇教授、崔萍研究员课题组与牛谦教授等合作,在量子材料中手性声子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二维笼目晶格中以回路电流序形式所体现的电子手性可导致矢量型电声耦合,并进一步诱导出手性声子。这一新颖机制有别于手性声子必须源于手性结构或磁性的传统理解,分别对应于空间反演破缺或时间反演破缺。该成果以“Emergence of Chiral Phonons in Two-Dimensional Kagome Lattices Harboring Electronic Chiralit...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柳必恒研究组利用高维纠缠实现高效量子随机通... [2025-09-18]
近日,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柳必恒研究组与瑞典隆德大学Armin Tavakoli博士、瑞士日内瓦大学Jef Pauwels博士合作,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存取码”的随机通信框架,并在高维量子光学平台上实现高成功率的随机通信,同时给出一种具有噪声鲁棒的高维纠缠认证方案。该成果以“Quantum Stochastic Communication via High-Dimensional Entanglement”为题,于9月17日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量子通信被广泛认为是未来信息科学的重要支柱...
我院石发展教授团队利用量子弛豫实现单分子水平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2025-09-17]
我院石发展教授团队与南开大学苏循成教授团队合作,在基于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的生物传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基于量子弛豫技术实现了单分子水平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25日以“Quantum relaxometry for detecting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s with single NV centers”为题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 Natl Acad Sci USA 122, e2509102122 (2025)]。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