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我院张增明教授、乔振华教授、秦维教授等通过压力调控首次观测到石墨...

  • 我院张增明教授、乔振华教授、秦维教授等人组成的联合团队在二维莫尔超晶格的量子调控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团队自主研发了一套适用于极高压力的范德华异质结量子输运测量技术,并以石墨烯/六方氮化硼(h-BN)莫...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任希锋教授研究组实现光量子芯片间量子受控非... [2025-07-09]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互联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任希锋教授研究组首次成功实现了两个光量子集成芯片之间的量子受控非门(CNOT门)隐形传输。该成果于7月8日发表在物理学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构建大规模量子网络的关键在于实现高集成度、可扩展的量子节点,以及节点间高保真度的量子互联。光量子集成芯片是实现此网络极具前景的平台。在此网络中,不同节点量子比特间的量子门操作至关重要,而最具挑战性的便是实现高...

我院王安廷团队实现超十种高阶模式可切换光纤激光器 [2025-07-09]

我院王安廷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倾斜多模光纤布拉格光栅的高阶模式可切换光纤激光器,成功实现了超十种不同高阶模式的可切换发射。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6日以“Switchable high-order transverse mode fiber laser with over ten distinct modes”为题发表在光学领域知名期刊《ACS Photonics》上。在光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阶模式如线偏振(LP)模式和轨道角动量(OAM)模式等正为光纤激光器注入全新活力。高阶模式凭借独特的相...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丁冬生课题组实现了基于里德堡原子的... [2025-07-04]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丁冬生课题组与国网安徽电科院王恩惠博士合作使用里德堡原子电场传感器测量了电弧MHz级射频信号频谱,为电弧测量提供了量子精密测量的新方法。相关成果7月2日以“Measurement of arc rf signals based on Rydberg atom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电弧故障是电力系统中电气火灾的主要诱因,突显了及时检测此类故障的紧迫性。传统电弧故障检测方法基于系统电流和电压参...

我院林毅恒教授团队实现多模量子纠缠态的耗散制备 [2025-07-03]

我院自旋磁共振实验室林毅恒教授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团队合作,在量子纠缠态制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利用离子阱系统的振动模式,在实验中演示可编程耗散工程方法,成功制备稳态的两模、三模和五模量子多体纠缠态。相关成果以“Programmable Multi-Mode Entanglement via Dissipative Engineering in Vibrating Trapped Ions”为题,于7月2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多模纠缠态作为量子计算、量...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王健研究组实现超快高保真度中性原子... [2025-06-24]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中性原子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王健研究组利用光纤微腔与中性原子的普塞尔(Purcell)区域耦合,实现了超快高保真度的原子态读出,其速度和保真度均创造公开报道最高纪录。该成果以“Ultrafast High-Fidelity State Readout of Single Neutral Atom”为题于6月20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并入选编辑推荐论文(Editors suggestion),同时美国物理学会Physics网站...

我院郭光灿团队董春华课题组实现片上自锁定宽带拉曼电光微梳 [2025-06-17]

近日,我院郭光灿团队在高性能片上光频梳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的董春华课题组联合南开大学薄方课题组,首次在铌酸锂微腔中联合调控电光效应、克尔非线性和拉曼散射,实现了一种新型自锁定拉曼-电光微梳(REO microcomb)的构建方案。该微梳无需外部电子反馈,即可自适应锁定,实现超过300nm光谱宽度和26.03GHz重复频率,展现出良好的相干性和可调性。相关成果以Self-locked broadband Raman-electro-optic microcomb为题,...

我院曾长淦教授团队发现LaAlO3/KTaO3界面p波超导性的重要证据 [2025-06-16]

近期,我院曾长淦教授团队与西湖大学李牮教授团队合作,在LaAlO3/KTaO3界面超导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通过构建Ti/LaAlO3/KTaO3平面结,系统研究了其隧穿谱特性,提出一种识别超导配对态的普适性方法,并揭示了LaAlO3/KTaO3界面p波超导性的关键证据。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Contact-induced Andreev bound states in normal-metal/superconductor planar junctions”的论文,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上。非常规超导是凝聚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