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暗物质卫星“悟空”利用地磁场测得高精度正负电子能谱

  •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DAMPE)国际科学团队在宇宙线电子与正电子观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研究团队基于“悟空”号近九年的在轨观测数据,实现了在无磁体条件下10–20 GeV能区宇宙线电子与正电子微分通量谱...

我院杜江峰、荣星等人在单自旋体系中实现三阶奇异线的观测 [2024-01-15]

我院杜江峰、荣星等人在单自旋体系中系统研究了对称性与高阶非厄米奇异点结构的关系,并成功观测到了一类高阶非厄米奇异点结构。该研究成果以“Third-order exceptional line in a nitrogen-vacancy spin system”为题,于1月1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非厄米物理特别关注非厄米体系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简并点——奇异点。其与厄米体系中的简并点不同,二阶或者高阶奇异点有两个或者多个本征值和本征态同时发生简并。...

我院王沛、鲁拥华课题组利用超表面实现平面内纳米位移的光学感测 [2024-01-12]

我院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微纳光学与技术课题组王沛教授和鲁拥华副教授在精密位移的光学感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设计了一种光学超表面(metasurface,将二维平面的位移信息映射为双通道偏光干涉的光强变化,实现了平面内任意移动轨迹的大量程(百微米量级)、高精度(亚纳米)的非接触感测。研究成果以“High-precision two-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metrology based on matrix metasurface”为题,于2024年1月10日...

我院ATLAS实验组在暗光子寻找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4-01-10]

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ATLAS实验组近期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关于寻找暗光子(dark photon)这一重要新粒子的论文。该项工作是首次在强子对撞机上利用标准模型Z玻色子的稀有衰变来寻找暗光子,这一新途径有效地扩展了探索暗光子的参数空间,并且获得了国际上最好的灵敏度,受到审稿人、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与报道。作为超出标准模型理论的典型新粒子,暗光子通过与光子动能项的混合,具有和光子相...

我院杜江峰院士、樊逢佳教授等在高性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取得新进... [2024-01-05]

我院杜江峰院士、樊逢佳教授等人与河南大学申怀彬教授、多伦多大学Edward H. Sargent教授合作,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D-LED)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团队利用混合相CdZnSeS 量子点中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使量子点有效排列,增强了发光二极管中的光子外耦合。研究成果以“Dipole–dipole-interaction-assisted self-assembly of quantum dots for highly efficient light-emitting diodes”为题,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杂志上...

我院杜江峰、王亚等人发展关联量子传感技术实现点缺陷的三维纳米... [2024-01-05]

我院杜江峰、王亚等人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基于信号关联的新量子传感范式,实现对金刚石内点缺陷的高精度成像,并实时观测了点缺陷的电荷动力学。这项研究成果以“Correlated sensing with a solid-state quantum multisensor system for atomic-scale structural analysis”为题,于1月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上。最近二十多年时间里,量子传感的发展已经使得很多物理量的测量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董春华教授研究组利用磁力系统实现磁振子频率... [2023-12-21]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磁力系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的董春华教授研究组通过磁振子与声子相互作用,在磁力系统中实现了磁振子频率梳。该研究成果于2023年12月11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hysicalReviewLetters》。光学频率梳,即频率域上具有均匀间隔的相干光谱,最初用于时间和频率测量。近二十年来,光学频率梳在天文学与宇宙学、光学原子钟、激光雷达(LiDAR ) 、低噪声微波源、相干光通信、量子密钥分发、双光梳光谱学等领域...

超级陶粲装置物理和探测器概念设计报告正式在线发表 [2023-12-19]

当今粒子物理面临一系列重大基本问题的挑战,如强相互作用本质、强子结构和质量起源、物质与反物质的不对称性,以及暗物质和暗能量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高能物理界提出建造新一代陶粲能区超高亮度的正负电子对撞机—超级陶粲装置(英文全称Super Tau-Charm Facility, 简称STCF)。我院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政国院士团队牵头组织国内外众多研究单位开展STCF概念性设计和前期预研工作,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