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2025年国家奖学金公示通知
|
[头条新闻] 暗物质卫星“悟空”利用地磁场测得高精度正负电子能谱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铜峰电子公司研究团队Adv. Mater.:γ辐... [2024-02-27]
聚合物薄膜电容器在新能源汽车逆变器、电网调频、光伏/风力发电机并网、先进电子设备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双向拉伸聚丙烯 (BOPP)电介质薄膜,由于具有高充放电效率和成熟的制造技术,成为最先进的用于商用聚合物薄膜电容器的电介质材料,占据了~50%的聚合物电容器市场份额。然而,由于电容能量密度低,BOPP电容器通常占据器件体积和重量的30%以上,而且由于仅能承受较低的工作温度105℃,很多场景下(以新能源混合动力汽...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项国勇、侯志博研究组实验演示不等价... [2024-02-23]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测量的基础研究中取得重要实验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项国勇、侯志博研究组与复旦大学朱黄俊教授合作,首次实验演示一组不等价的相互无偏量子测量具有不同信息提取能力。该研究成果于2024年2月2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基于相互无偏基的量子测量,又称为相互无偏测量或互补测量,在基础研究和量子信息处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两组相互无偏基不能通过酉变换相互转换,则称他...
我院徐宁教授研究组与童华教授在非晶固体振动特性的研究中取得新... [2024-02-22]
与结构有序的晶体不同,非晶固体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混乱无序,导致非晶固体的本征振动模式与晶体中的声子有显著差异。德拜模型成功描述了晶体在低温下的热力学性质,该模型指出,晶体的低频声子态密度D(ω)与频率满足标度律:D(ω)∼ωd-1,其中d为空间维度,并由此可以获得晶体比热c与温度T的正确关系:c∼Td。作为非晶固体的代表,玻璃的低温比热不满足上述关系,这暗示着玻璃的低频本征振动态密度并不简单遵循德拜标度律。玻璃的结...
中国科大在等离子体湍流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2024-02-20]
日前,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工程与应用物理系王少杰教授课题组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湍流输运和约束模式跃迁的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以“Self-Organized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l Transport Barrier in Ion-Temperature-Gradient Driven Gyrokinetic Turbulence”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2, 065106 (2024))上。中国科大教授王少杰、博士生王子豪、吴天南为论文共同第一...
我院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首次观测到多体配对赝能隙 [2024-02-08]
我院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了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这项研究首次确立了配对赝能隙的存在,为高温超导机理中的电子预配对假说提供了支持,朝向理解高温超导机理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利用量子模拟解决重要物理问题的一个范例。2月8日,该成果以“幺正费米气体中赝能隙的观测和量化”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上。图1:图中头顶玉珠的两条鲤鱼,象征着一对自旋相反的费米子;...
我院潘建伟、陈宇翱、戴汉宁等研究团队实现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 [2024-01-24]
我院潘建伟、陈宇翱、戴汉宁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万秒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5×10-18(相当于数十亿年的误差不超过一秒)锶原子光晶格钟。根据公开发表的数据,该系统不仅是当前国内综合指标最好的光钟,也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达到上述综合指标的国家。该成果对未来实现远距离光钟比对、建立超高精度的光频标基准和全球性光钟网络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相关成果于1月12日发表于国际计量领域重要学术期刊《计量...
我院薛永泉教授课题组发现活动星系核准周期振荡演化新现象 [2024-01-24]
我院天文学系薛永泉教授课题组通过细致分析X射线空间望远镜XMM-Newton新近释放的观测数据,首次发现活动星系核的准周期振荡频率与该频率附近不同X射线能段间光变时延之间存在迟滞演化现象。该成果以“First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or an Interconnected Evolution between Time Lag and QPO Frequency among AGNs”为题于2024年1月2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天文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活动星系核是星系中心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