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2025年优秀学生奖学金初评结果公示
|
[头条新闻] 我院曾长淦、李林研究团队揭示层间拖拽耦合在远程莫尔调控中的应用
|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许金时等观测到单体量子系统中最强的... [2023-06-15]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物理基本问题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金时等与南开大学陈景灵教授、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Adán Cabello教授等合作,实验研究了单体高维量子系统中对应于多体非定域性的量子关联,从而观测到迄今为止单体量子系统中最强的量子互文性。该成果6月13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量子互文性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奇特性质,也是实现通用量子计算的重要资源。它指的是一个物理量在量子测量下...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郭国平、曹刚等在量子点-谐振腔杂化系统的动... [2023-06-12]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半导体量子点-微波谐振腔杂化系统的动力学驱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郭国平教授和曹刚教授等人与马德里材料科学研究所西格蒙德·科勒(Sigmund Kohler)高级研究员以及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非色散耦合的受驱量子点-微波谐振腔杂化系统,发展并验证了一种可适用于不同耦合强度和多量子比特系统的响应理论方法。研究成果以“Probing Two Driven Double Quantum Dots Strongly Cou...
我院王恩亮特任研究员在超冷氢气生成H3+离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6-09]
近日,我院王恩亮特任研究员与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和渥太华大学阿秒科学联合实验室的合作者在超冷氢气中观察到了新的H3+离子的生成机制,该成果以“D3+formation through photoionization of the molecular D2–D2dimer”为题,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H3+离子在宇宙早期星际介质演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作“星际化学的引擎”。在星际云团中,H3+通过碰撞将质子传递给受体,使得中性的基团质子化并增强反应活性,进而...
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求解图论问题 [2023-06-07]
我院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基于“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完成了对“稠密子图”和“Max-Haf”两类图论问题的求解,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了“九章”处理这两类图论问题为搜索算法带来的加速,及该加速对于问题规模和实验噪声的依赖关系。该研究成果系首次在具有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上开展的面向具有应用价值问题的实验研究。相关论文近日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韩正甫、王双、银振强、陈巍等取得量子密钥分... [2023-06-07]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QKD)的实际安全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韩正甫、王双、银振强、陈巍等发现了QKD发送端调制器件的一种潜在安全性漏洞,并利用该漏洞完成的量子黑客攻击实验表明:当QKD的发送端未对该漏洞进行严格防护时,攻击者有可能利用其获取全部的密钥信息。相关研究的两项成果分别于4月20日和5月16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Optica》[Optica, 10, 520-527(2023)]和《Physical Review Applied...
我院赵瑾教授、郑奇靖副教授发展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动量空间载流子... [2023-06-05]
我院赵瑾教授、郑奇靖副教授在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软件Hefei-NAMD中实现了针对动量空间载流子动力学实时演化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该成果以“Ab initio Real-Time Quantum Dynamics of Charge Carriers in Momentum Space”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上。图一 石墨烯k空间热电子弛豫动力学固体材料中的载流子动力学是凝聚态物理中的重要问题,决定了光电、光伏、谷电子学、自旋电子学等器件的效率,从时间、空间、...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任希锋研究组实现低温集成量子纠缠光源 [2023-06-05]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集成化量子光源制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任希锋研究组基于低温集成自发四波混频过程,展示了低温条件下集成量子纠缠光源的制备,相关成果于6月2日发表在光学知名学术期刊Optica上。光量子集成芯片,以其极高的相位稳定性和可重构性,逐渐发展成为展示新型量子应用、开发新型量子器件的理想平台。目前大多数光量子集成器件聚焦于室温条件下的功能,但许多量子元件(如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和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