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陈耕等提出并实验验证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

  •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陈耕等人与复旦大学周游、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Alioscia Hamma等人合作,在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measurement-basedquantumcomputation,MQC)的魔术资源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代物理系三位教授参加第342次香山科学会议 [2016-07-08]

  2月18-20日,以“宇宙线物理学的若干前沿问题”为主题的第342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大气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20多个单位的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近代物理系赵政国教授、陈宏芳教授和安琪教授参加了本次香山会议,安琪教授做了“宇宙线观测中的粒...

中国科大科学家刷新冷原子量子存储纪录 [2016-07-07]

  2月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物理》发表了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潘建伟及其同事赵博、陈宇翱等完成的研究成果:长寿命量子存储的实验实现。在该工作中,潘建伟研究小组与德国、奥地利的同事合作,利用对磁场不敏感的原子态来存储量子态,同时通过延长自旋波波长的实验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将单量子存储的寿命延长至毫秒量级。该实验成果将单量子存储的寿命提高了2个数量级,向未来基于量子中继器的远距离量子通信迈出了...

中国科大研究小组利用量子模拟证实“任意子”分数统计 [2016-07-07]

  最近,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的潘建伟教授和他的同事陈增兵、陆朝阳等,在元月23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研究论文,在国际上首次通过操纵多光子纠缠态和量子模拟方法,实验证实了一种存在于两维空间的奇特粒子—任意子—服从分数统计。这一研究独辟蹊径地利用量子信息技术来模拟凝聚态物理学里面的重要问题,在原理上证实了“任意子”独特的分数统计现象和拓扑性质,在量子计算的实际应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

2008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我院两项成果入选 [2016-07-07]

  1月18日,由552名两院院士评选的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我院各有一项成果入选。   近代物理系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苑震生、陈宇翱等,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完美实现了远距离量子通信中急需的“量子中继器”,向未来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最终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项重要研...

我校一成果入选2008年度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2016-07-07]

  2008年12月31日,由教育部评选的 2008年度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我物理系陈仙辉教授主持的“新型铁基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及相图研究”项目入选。   高温超导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与科学价值。1986年,IBM研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柏诺兹和缪勒发现了临界温度为35开尔文的镧钡铜氧超导体。这一突破性发现导致了一系列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发现。柏诺兹和缪勒也因此荣获198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自那以后,铜基高温超导电性及其...

《自然•光子学》报道我校光电子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 [2016-07-07]

  光开关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光学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光学通讯、光学测量以及光子计算等方面。而亚波长尺度下的全光开关,因为具有尺寸小、响应速度快的特点,一直是下一代纳米光子回路、光子计算机等方面的关键器件之一。   在明海教授和王沛副教授指导下,闵长俊博士等人合作研究了一种亚波长金属光栅与非线性光学材料复合的高速全光开关结构。利用亚波长金属结构中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发特性以及合理的结构优化,该光开关结构具...

《Nature》杂志报道我校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 [2016-07-07]

  量子力学里有很多奇妙的行为,这些奇妙的行为如何在宏观上展现并获得应用,一直是物理学家孜孜以求的研究目标。物理学家曾经提出“量子赌博机”这样一个展示量子力学反常行为的奇妙机器,这样一个机器如果通过量子系统演示,可以实现一种抑制“庄家”欺骗的赌博机。在将来我们可以期待的是,随着量子通讯的完善和实用化,可以建立某种“量子”的市场竞争机制,在那里所有的信息将由量子体系来承载,从而使得“量子赌博机”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