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郭光灿团队首次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带进光博会 [2016-07-08]

  9月6日—10日,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主办的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在深圳举行。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作为中国科大唯一代表与中国科大校办企业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参加了此次光博会。

  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大与芜湖市政府在省政府大力支持下联合成立的高新技术研发企业,主营量子密钥通信系统和其它相关产品,旨在将中国科大在量子信息上的领先科技产业化。目前,公司在量子密钥通信系统上的各项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04年,郭光灿院士和韩正甫教授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发明了新型的光学干涉环,从根本上解决了光纤传输的稳定性问题,有力地推进了量子密码技术的实用化。目前该技术方案已被国际量子密码研究的主要单位和公司广泛采用;2007年,郭光灿研究团队发明了全通型量子路由器,解决了量子信号在网络中自动寻址的难题,并在北京商用光纤上实现了40公里范围内四用户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完成世界上首个无中转、任意互通的量子密码通信网络和国际上首先在实际地下光缆中进行诱骗态量子密钥分配实验。2009年,在芜湖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意义的量子政务网,达到了量子信息技术的实用化。该政务网连接了市科技局、招商局、经贸局、总工会和质监局等市政机关以及芜湖市电信大楼的八个用户,形成多功能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可以完成任意两点之间的绝对保密的通信过程。

  在新产品发布会上,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义博对量子及量子保密通信作了生动的解释,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能确保两地之间密钥分配的绝对安全性,从而保证了通信的绝对安全。展会上,赵义博总经理还详细介绍了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十年左右的基础研究,以及向产业化迈进的历程,并解释了“问天量子”这一公司名称的由来,因为只有天知道量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利用在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在电源上的技术优势,问天量子研发出了新型WT-PFC-45系列LED路灯驱动电源。该结果标志着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密码上的科研成果不仅可以在信息安全领域得到重大应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做出重要贡献。量子信息产业将是继电子信息产业之后的新一代产业,问天量子公司所具备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及设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它将大力推动量子信息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