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我院戴子高、彭承志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对外公布,我院戴子高、彭承志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外,我校徐铜文、舒歌群同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枫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2025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中科院基础局黄敏副局长一行来我院调研 [2016-07-09]

  12月10日上午,中科院基础局黄敏副局长一行来我院进行了规划调研。调研座谈会在近代物理系210会议室召开,科技处副处长罗喜胜主持会议,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及各系各学科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黄敏副局长在会上做了中科院基础局研究“十二五”规划介绍报告。黄局长首先从部署情况和重要成果两方面对“十一五”基础研究工作做了简要回顾,并指出,基础研究一方面瞄准世界科学的最前沿不断深入的同时,基础研究能够为...

我院主持的973项目“磁约束核聚变若干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研讨... [2016-07-09]

  11月23日,由我院李定教授主持的973计划项目“磁约束核聚变若干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彭以祺、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中科院基础局副局长黄敏、科技部基础司重大项目处处长傅小锋、ITER中心研究员杨长春等相关领导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定教授主持。 李定教授主持会议   副校长朱长飞到会并致辞。他代表学校对前来参会的各位专家、领导表示欢迎,并感谢科技...

我院韩良、何立新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6-07-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公布了201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名单,共有198位申请人获得资助,其中我院韩良教授申报的“TeV高能强子对撞实验物理研究”项目和何立新教授申报的“量子点物性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项目均获得资助。  2010年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院共56项获得资助,其中杰出青年基金2项,青年基金14项,海外合作项目1项,面上项目35项,重点项目1项,重大项目3项.资助金额共计2992万元。

近代物理系承担的“863”子课题“高精度地震拖缆采集系统工程化... [2016-07-09]

  2010年9月6-7日,国家“863”课题“深水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设备相关子课题预验收会在天津召开。会议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总院863课题长赵伟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中海油服技术中心主任“863”课题副组长吴超,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研究院,清华大学,中船重工715研究所,中船重工710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以及子课题负责人。   近代物理系宋克柱副教授、杨俊峰博士出席了会议。宋克柱副教授在会上汇报了子...

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再创佳绩 [2016-07-09]

  近日,2010年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通知已经发到学校,我院有56个基金申请获得资助。2010年度我院的国家基金申请项目数达到了104项,获批56项,获资助比例达54%,高于全校的获资助比例。   我院今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金额达2992万元,按类别分:青年基金获批14项,资助金额304万元;海外合作项目获批1项,资助金额20万元;面上项目获批35项,资助金额1473万元;重点项目获批1项,资助金额260万元;重大项目获批...

全数字束流位置测量系统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联调成功 [2016-07-09]

  2010年7月5日至7日,由我系“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中科院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制的全数字束流位置测量(DBPM)系统,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现场联调测试成功。   7月5日,我系赵雷博士带领测试小组赴上海进行现场联调,通过与冷用斌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协作,在现场进行了电子学测试并实际接入加速器束流信号进行了联合测试。束流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可以满足储存环横向振荡测量及注入过程中残余振荡测量的需求。系统测试结...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 向全球化量子通... [2016-07-09]

  日前,由我校与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小组成功实现16公里的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隐形传态,比此前的世界纪录提高了20多倍。该实验结果首次证实了在自由空间进行远距离量子隐形传态的可行性,向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的最终实现迈出了重要一步。6月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光子学》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研究[Nature Photonics 4, 376-381 (2010)]。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