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研进展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物理学院召开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 部署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4月2日下午,物理学院在404会议室召开了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周正威主持,各党支部书记及党务工作者参加会议。 会上,党务秘书崔劼领学传达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要求,对党...

中国科大国际上首次实现光子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存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高维量子信息存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史保森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携带轨道角动量、具有空间结构的单光子脉冲在冷原子系综中的存储与释放,证明了建立高维量子存储单元的可行性,迈出了基于高维量子中继器实现远距离大信息量量子信息传输的关键一步。这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量子通信系统中作为载体的单光子所携带的...

中国科学家成功解决量子黑客隐患——中国科大—清华大学联合小组实...

  潘建伟小组发展了独立激光光源的干涉技术,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开发了国际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室温通信波段单光子探测器——基于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的上转换探测器,在此基础上,结合清华大学马雄峰教授的理论分析,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测量设备无关的安全量子密钥分发,该实验先天免疫于任何针对探测系统的攻击,完美地解决了探测系统的安全隐患问题。     最近,由我院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清华大学...

物理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再创新高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13年度各项基金批准情况。物理学院共获批项目64项,批准金额6720万元,平均批准率为52.9%,三者均创历史新高。获批项目包括: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400万元(批准率22.2%);优秀青年基金4项400万元(批准率30.7%); 重点基金3项1030万元(批准率100%);面上基金41项3552万元(批准率62.1%);青年基金9项228万元(批准率52.9%);仪器专项1项330万元(批准率25%);联合基金2项180万元(批...

[经济日报]朝气勃发的量子科研团队

 量子信息技术:  作为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交叉科学,量子信息技术用革命性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控,提高计算的速度,在确保信息安全和增大信息容量等方面突破经典物理的限制。如今的量子信息处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行发展,有若干方向已经初步实现了实用化。量子信息科学带来的不仅是概念上的创新,更是对系统信息处理的技术革命。师徒同获奖  前不久,一条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为在光与冷原子的量子...

我院大尺度量子信息处理实验成果获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

  《自然》杂志在为该研究成果专门撰写的长篇新闻特稿“数据隐形传输:量子太空竞赛”中指出: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中国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建立起首个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同时还可能对诸如“量子理论是否适用于太空尺度”、“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是否可以融合进一个统一的量子引力理论框架”等基本物理问题进行实验检验。   近日,在...

我院成果入选201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2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北京揭晓。我院潘建伟团队“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获重大突破”入选201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至此,我校先后有11项成果分别入选10个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获重大突破   发展多粒子量子系统的相干操纵技术从而实现可扩展的量子信息处理,是规模化量子计算和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关键。我校潘建伟院士...

我院成果荣膺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校两项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我院杜江峰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核自旋的量子计算研究”名列其中。至此,我校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改革以来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0项,位居全国高校的前列。 获奖成果 基于核自旋的量子计算研究   由我院杜江峰教授独立完成的“基于核自旋的量子计算研究”主要围绕量子计算的能力、机理和实现途径,对基于核自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