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对外公布,我校陆夕云、叶向东、杨金龙、俞书宏4位教授,以及常进、陈学思、相里斌、吴宜灿4位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誉教授安东·塞林格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另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会统计,2019年新增两院院士中,共有16名中国科大校友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另有多位我校代培研究生也获得殊荣。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摄)
常进,男,1966年7月出生,汉族,籍贯江苏泰兴。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一直任职于紫金山天文台并于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中科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常进长期从事空间伽玛射线、高能带电粒子尤其是电子的探测技术方法及科学实验研究,是我国空间天文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常进创新发展了一种高能宇宙线电子探测的新技术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美国南极长周期气球探测ATIC实验。基于该技术方法,常进提出并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实施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批四颗科学实验卫星首发星)项目。“悟空”号于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天文卫星零的突破,一些关键性能指标世界领先,被《自然》(Nature)杂志誉为开启了中国空间科学新时代,并已在电子宇宙线与质子宇宙线的能谱测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常进还率领团队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先后为神舟二号、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等成功研制了伽玛射线谱仪。先后荣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完成人)、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独立完成人)、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第40完成人)、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2018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天文学奖)、2018年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2018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8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9年(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等荣誉。
附:全文链接
欲浏览本网站最佳效果,
请使用Chrome、Edge及最新版本IE浏览器,
1920x1080分辨率访问.
本站自适应平板、手机等移动设备.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物理学院
邮政编码:
23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