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白光中子源公用电子学系统顺利完成与探测器系统的首次带束流联合调试 [2017-11-21]

    2017年11月9日,白光中子源公用电子学系统顺利完成了与各探测器系统的首次带束流联合调试任务,为白光中子源谱仪系统的研制及首批物理实验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证。

  11月1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开始加速器、靶站、谱仪首次联合调试。15时许,加速器输出到靶站的1.6GeV质子束首次由单发模式转入1Hz模式,持续为靶站供束,质子束流时间平均功率300-400W。11月9日18时10分,CSNS打靶束流重复频率达到了25Hz的设计指标,打靶的平均质子束流功率超过10kW。11月1至9日,白光中子源合作组科研人员按计划将公用电子学系统、数据获取系统分别与快裂变室、Li-Si监视器、C6D6、FIXM、ZnS(Li)等探测器进行了带束流联合调试。实验期间,公用电子学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正确获取各探测器所产生的物理事例信号,并全程适应了CSNS工作模式及参数的调整。

实验现场及公用电子学系统实物图

  本课题获得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白光中子源实验技术研究”的资助,我校为课题二牵头单位,重点实验室曹平副教授为该课题的负责人,主要负责高事例率的数字化触发方法研究和BaF2谱仪电子学、公用电子学等系统的研制。本次调试是该项目第一次全面的带束流实验,实验中各探测器、公用电子学系统、数据获取系统均能正常稳定运行,为我国白光中子源及谱仪系统的研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白光中子源依托于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建立,利用CSNS反角中子束开展高水平核数据测量研究。我校是CSNS反角白光中子源实验终端五个共建单位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重点实验室安琪教授为我校工作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