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严济慈讲座第十六讲顺利举行 [2016-05-03]

  4月29日下午,严济慈讲座第十六讲报告会在5204教室拉开序幕。此次讲座邀请了中科院物理所范桁、郭建东、金魁三位研究员。报告会由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冠中教授主持,物理学院院长助理、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主管教授曾长淦、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生部副主任王皖燕老师、业务主管李凡老师以及严济慈班2013、2014、2015级学生和其他感兴趣的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范桁研究员首先做了题为《量子相干及量子精密测量》的报告。他介绍了利用量子物理及量子信息科学的原理来提高测量精度的研究领域,一个新兴的量子物理和精密测量的交叉学科——量子计量学。然后展示了量子信息中量子精密测量的理论和实验进展,最后介绍了一些凝聚态模型量子纠缠及最近关于量子相干性度量的结果。

  郭建东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氧化物界面–表面物理的新机遇》。报告从氧化物表面的微观结构及其演化规律出发,说明了如何在分子束外延生长中利用热力学规律实现极性薄膜的二维生长,以及对薄膜成分的原子级精度控制;还介绍了利用薄膜生长动力学规律制备氧化物超晶格以实现磁性与电输运性质调控的工作。

  金魁研究员以最近的研究工作为例,给大家做了题为《材料基因组核心实验技术在超导领域的应用与展望》的报告,他介绍了新超导材料探索以及相关的物理问题,讲述如何把材料基因组计划应用于超导研究中,并讨论了该技术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报告会后,三位研究员分别与2013、2014、2015级的严济慈班同学进行了座谈,围绕专业选择、兴趣培养、实验室实践等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了交流。




报告人介绍:

  范桁,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973课题负责人。1990年北京大学毕业,1996年获西北大学博士学位。1999-2005年分别在日本东京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科研工作,2005年回国加入物理所工作。研究领域为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8篇PRL/PRX, 其它Phys. Rev.文章70余篇,一篇综述性论文发表在Physics Reports上。论文被引用2000余次,h因子23。担任 Scientific Reports编委。

  郭建东,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现担任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系主任。199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应用物理专业,2001年于中科院物理所获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田纳西大学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作博士后;2005年回国,加入物理所工作。研究兴趣主要包括对复杂氧化物表面、界面的控制制备及其新奇物理现象的研究。近期在Science,Phys. Rev. Lett.,Appl. Phys. Lett.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金魁,中科院物理所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物理所超导室2组组长。2003年武汉大学学士,2008年物理所博士,2008-2012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后。2012年底加入物理所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在Nature、Nature Commun、PNAS、JACS、APL Mater、PRB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自2013年起受理、授权中国专利逾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