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光学学科简介

  光学学科点是1958年以实现国家科技现代化为目标,中科院创建的光学科技人才培养单位之一,主要任务是为我国光学与光电子领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光学专业博士点批准于1981年11月,是国内首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之一。1992年物理学一级学科被国家教委列为全国理科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2002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展的 "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评估"中,本博士点被列为全国光学博士点第三名。目前本学科已经成为我国在光学应用领域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的主要人才基地之一。

  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为我国造就一批在光学及光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中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掌握实验技术的优秀人才,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等工作岗位上能学有所用,创造出优异成绩。

  本学科拥有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一批以中青年业务骨干为主体的教学科研队伍——共有教授25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14人,中级职称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以上高层次人才(不重复统计)共有17人,占固定教师总数的40%。本学科与海内外学术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受聘担任客座教授、“大师讲席”教授。

  自2011年以来,本学科共培养本科毕业生242人,硕士25人,博士94人。目前在读的有本科生84人,硕士研究生83人,博士研究生116人,代培研究生49人。出站博士后19名,在站博士后11名。本学科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中,5人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人被国家基金委评为杰青,5人被评为优青,3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

  本学科已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的主要研究方向:半导体量子芯片、量子纠缠网络、量子集成光学芯片、量子密码与量子器件、量子信息理论、微纳光学、生物光子技术、光纤激光技术、聚合物光子学和激光光镊技术等。近五年来,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科技部 973 项目 2 项,并承担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基金委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和各部委重大科研项目。获得了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4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4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

 

   光学学科的负责人是郭光灿院士,他是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现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密码学会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主任。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上世纪九十年代,郭光灿同他的研究生提出“量子避错编码原理”、“概率量子克隆原理”,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提出“利用光腔制备两原子纠缠的方案”,被法国科学家沙吉·哈罗彻实验证实,后者2012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1年郭光灿作为首席科学家申请到中国量子信息领域第一个科技部“973”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奠定了我国量子信息其后蓬勃发展的基础。他组建的这支研究队伍先后培养出五位中科院院士和十多位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郭光灿创建了中国量子信息领域第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并带领团队研制成功国内首个光纤量子密钥系统;实验上首次同时观察到光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挑战玻尔互补原理设定的界限;研制成功八光子量子纠缠态,首次演示六光子纠缠的非局域性;研制成功国际上迄今性能最好的固态量子存储器;首次在宏观尺度无漏洞地验证可用于判别宏观和微观界限的LG不等式;研究成功可同时实现快速操控和长相干时间的新型量子比特编码等。

  2001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6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年获安徽省重大科技进步奖, 2013年当选“CCTV科技创新人物”并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4年获安徽省科技奖一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郭光灿先后培养了近百名博士,其中5人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4位被国家基金委评为杰青,4位被评为优青,3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


(点击进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