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我校“英才教育培养模式与管理机制”专题研讨会在办公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副校长陈初升、各英才班负责人、所在学院教学院长,少年班学院、教务处、招就处、学工部(处)负责人以及部分教学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刘斌主持。
我校科技英才班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采用“两段式、长周期、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致力于培养未来15—20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前期已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金属研究所等合作创办了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等。本次会议主要就前期已运行的英才班的教学与管理过程进行交流和探讨,为下一步更好开展工作提供经验和建议。
陈初升副校长指出,我校的各类科技英才班,集中了我校和中科院所的科教资源优势,契合了国家重视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时机,得到了科学院的大力支持,融入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参与热情,这些条件都建构了科技英才成长的沃土,但因为各英才班创办不久,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足,希望相关负责人要加强对教学和管理的积极探索,总结办学经验,不断优化培养过程。
少年班学院院长陈旸围绕“英才教育”做主题报告,他阐述了我校创办科技英才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详细介绍了目前我校科技英才班试行的选拔方式和管理机制:我校科技英才班采取自愿报名、教授推荐的报名方式,通过考试+面试确定初步名单,学生在学习期间采取动态管理模式,滚动调整班级人员,实行班主任+导师的双轨制管理。他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讨论和达成共识的问题。
与会人员就英才班的培养模式、管理机制、课程设置等进行了热烈、深入、具体的探讨。
欲浏览本网站最佳效果,
请使用Chrome、Edge及最新版本IE浏览器,
1920x1080分辨率访问.
本站自适应平板、手机等移动设备.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物理学院
邮政编码:
23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