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物理论坛《宏观量子物理学》顺利举行 [2016-07-10]

  5月19日晚,理化大楼一楼科技展厅内座无虚席。来自牛津大学的Vlatko Vedral教授在此带来了一场名为《宏观量子物理学》的报告。此次活动由物理学院天文学系的蔡一夫教授主持,全校感兴趣的师生前来参加了报告会。

  Vedral教授是国际知名物理学家,在量子信息和量子纠缠等领域做出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工作。他于2007年荣获英国皇家学会沃尔夫森优秀奖,并于2009年当选沃尔夫森学院院士。同时,Vedral教授还是《解码现实》(Decoding Reality)等多本畅销科普书籍的作者。

  此次报告中,Vedral教授开始从量子力学的发展历史入手,着重介绍了玻尔-爱因斯坦论战、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和波粒二相性等基本概念。他从光子和电子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讲起,进一步讲到了原子层面的干涉以及富勒烯等分子的干涉行为,展示了物理学家长期以来制备越来越宏观量子叠加态的努力。

  接下来,Vedral教授通过一幅关于薛定谔猫量子性质的漫画引入了对如何量化宏观量子性质的讨论。他带领大家回顾了有关量子和经典的不同概念,包括量子失谐、量子纠缠和相干性等等,并通过一些假想实验来示例阐释了这些概念。结合这个领域内的相关进展,他提出量子宏观强度应由相干性来量化描述。

  最后,Vedral教授介绍了正在进行的一些实验课题,并展望了未来我们有希望能去回答的问题。他指出,量子信息等领域目前经历着蓬勃的发展,物理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量子奥秘的前沿,因此鼓励同学们加入进来,一起推进人类认知的边界。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就量子纠缠理论和实验方面的具体等问题跟Vedral教授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讨论,并探讨了量子纠缠和量子信息未来在极早期宇宙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前景。最后,Vedral教授说,20世纪是物理的世纪,21世纪同样还会是物理的世纪,并展望了未来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与发展。

  Vedral教授的报告生动形象又风趣幽默,激起了同学们对量子物理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现场氛围非常热烈。报告会结束后,还有不少同学留下来和Vedral教授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