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主办、物理学院“光学”课程组承办的“第四届‘华光杯’光学课程论文竞赛”决赛于2015年12月27日在第二教学楼2106教室举行。入围决赛的选手近三十人参加了决赛。
这次“光学”课程论文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阶段,本学期选修甲型“光学”课程的10个班,共计530余名学生参加。经各班主讲老师选拨推荐,19篇个人或团队的论文参加决赛。参赛论文从理论、仿真、实验等方面对“光学”授课内容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决赛历时近5个小时,采取每个选手10分钟演讲加2分钟回答提问的方式。决赛评委由教务处汤加骏副处长、物理学院副院长徐宁教授,以及“光学”课程组组长高琛教授共同组成。在提问环节中,评委对参赛选手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指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加深了选手对于论文工作的认识。现场互动积极,在活跃的气氛中热烈、生动地探讨光学知识。决赛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9名。赛后,评委为获奖的选手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并鼓励选手将创新性工作发表。
这次竞赛提交了多项具有创新性的论文成果,深化和促进了同学们对于光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选手在演讲中

选手展示制作的器件

评委老师和同学们倾听选手演讲

评委老师向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获奖者与老师合影
第四届“华光杯”光学课程论文竞赛获奖名单
(按姓氏笔画顺序)
姓名 | 报告题目 | 获奖等级 |
田雨祺 | 隐身衣的设计与仿真 | 一等奖 |
柯巍 | 自制光场相机 |
史佳晗、史彦龙 | 数据光盘光栅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二等奖 |
刘航宇 | 经典光学的基础及计算机模拟 |
朱家纬、崔超涵 | Is superposition theory always right in optics? ---several ideas about the mysterious theory |
苏国贤 | 利用激光谐振腔检测大气颗粒污染物浓度 |
邵维科 | 产生椭圆偏振光时相差对偏振形态的影响 |
赵珂庆 | 利用特异性多层材料屏蔽电磁波或用于检验激光偏振度的构想 |
胡啸东、张智浩、杨圣宇 | An alternative theory of Fraunhofer diffraction based on potential scattering methods |
徐峰灏 | CV光在特殊介质中的传播性质 |
华健男 | 从近代光学反观牛顿光微粒说,并尝试进行修正 | 三等奖 |
邵帅 | 厚透镜问题的计算与模拟 |
沈牧天 | 棱镜应用的原理和模拟 |
苏浩哲 | 身边的“类衍射条纹”现象 |
辛琦 | 一种基于衍射光栅特性与荧光偏振现象的对于改进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术(STORM)时间分辨率的设想 |
俞钧陶 | Diffraction before destruction, using XFEL-CDI |
姜博文 | 量子橡皮擦---从光学角度对量子力学的粗浅理解 |
彭军博 | Moiré pattern---from feather to graphene |
翟大宇 | 利用Mathematica作正n边形衍射图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