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一开始,Roy J. Glauber教授拿出照相机十分风趣地说:“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很多人都挤到过道里了,我得给你们拍张照片。”在报告中,Roy J. Glauber教授沿着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知过程娓娓道来,从几何光学到传统的惠更斯波动光学,到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再到经典理论面对的“紫外灾难”。当过渡到光量子理论的时候,他提到了以普朗克和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的贡献、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对量子力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用Mach-Zehnder干涉仪为例描述了实验观测光子波粒二象性的研究进展。
4月18日上午,应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墨子讲坛”(QIQP Micius Colloquium)的邀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Roy J. Glauber教授在中国科大水上报告厅做了题为“Two Hundred Years of Light Waves,One Hundred Years of Light Quanta”的报告。中国科大校长、中心理事长侯建国院士,中心主任潘建伟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沈学础院士,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朱诗尧,以及400余名中国科大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鉴于Roy J. Glauber教授在量子光学和量子力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邀请他担任该中心首届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在报告会正式开始前,侯建国校长代表中心向Roy J. Glauber教授颁发了聘书。
报告一开始,Roy J. Glauber教授拿出照相机十分风趣地说:“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很多人都挤到过道里了,我得给你们拍张照片。”在报告中,Roy J. Glauber教授沿着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知过程娓娓道来,从几何光学到传统的惠更斯波动光学,到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再到经典理论面对的“紫外灾难”。当过渡到光量子理论的时候,他提到了以普朗克和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的贡献、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对量子力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用Mach-Zehnder干涉仪为例描述了实验观测光子波粒二象性的研究进展。随后,Roy J. Glauber教授还饶有兴致地解释了量子纠缠带来的所谓幽灵效应(spooky action)、受激辐射等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量子光学现象。
科大师生的热忱,深深感染了Roy J. Glauber教授,针对他们提出的关于麦克斯韦经典理和量子光学理论的区别、测量塌缩过程、退相干等问题,以及关于人生的思索,Roy J. Glauber教授一一耐心、细致地予以回答,他的语言睿智幽默,发人深省,多次赢得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 4月18日下午,Roy J. Glauber教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听取了中心科研人员的介绍,对中心近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国际合作交流委员会、新闻中心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