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前所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陈和生院士做客“身边物理学家系列讲座”,给同学们做了题为《中国散裂中子源及中子散射研究和应用》的报告。报告会由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叶邦角主持。全校感兴趣的师生聆听了报告会。 作为著名的粒子物理科学家,陈和生院士主持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重大改造工程,在非加速器物理实验领域,领导中国阿尔法谱仪AMS国际合作,寻找宇宙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现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国家“十二五”重点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和工程经理部经理。 陈和生院士首先介绍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基本情况以及高能物理所在北京谱仪、大亚湾实验以及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随后,他详细讲解了中子散射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的特点,指出中子散射是探测物质结构的重要手段,介绍了散裂中子源的特点、原子能院(CARR)堆中子散射谱仪总体布局以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散裂中子源的情况。接着,陈院士列举了散裂中子源在凝聚态物理、高温超导体研究以及材料科学和工程中的应用实例。最后他向师生们介绍了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的设计理念、基本信息、工程进展以及通用粉末衍射谱仪、多功能反射谱仪、中子小角散射谱仪等三种中子散射谱仪的状况。 报告会后,同学们围绕中子散射原理、中子散射技术的应用等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与陈和生院士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
欲浏览本网站最佳效果,
请使用Chrome、Edge及最新版本IE浏览器,
1920x1080分辨率访问.
本站自适应平板、手机等移动设备.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物理学院
邮政编码:
23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