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基于同步辐射的软X射线光谱学在能源环境新材料电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报告人:刘啸嵩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报告时间:2014年3月28日下午4:30
报告地点:物理学院二楼报告厅
报告摘要:
能源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能源转换,传输,存储等相关领域创造出新型高效材料,并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此,需要我们发展精确有效的实验手段,对材料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如电子结构,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为新材料的合成、优化指明方向,从而实现从“观测科学”到“控制科学”的转变,提高能源环境新材料的研发速度。
软X射线光谱学对于研究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充分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广谱、高亮度、高分辨率等优势, 调节入射光子的能量,选择性地激发材料中处于特定初始能级的电子。在特定的激发或衰变过程中,光子或电子将携带特定能带上的信息被释放出来。通过对出射电子或光子的测量,我们可以得到包括元素,化学键,轨道,位点,占有态和非占有态等全面的信息。进一步结合能源材料的特点,与原位可控材料生长结合,并重点发展近常压的探测技术,突破现有高真空条件对软X射线光谱学的限制,可实现在可变气氛、可变压强、和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下材料电子结构测量。在报告的第一部分,我将通过一些在燃料电池、催化反应、锂电池等方面的研究实例,向大家介绍一下软X射线光谱学的原理和在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
考虑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和迫切需求,2013年,在国家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支持下,上海微系统所将和复旦大学、上海应用物理所等单位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立项建设“能源环境新材料原位电子结构的综合研究平台(SiPME2)”。平台由两条光束线和配套实验站组成,将集成近常压光电子能谱(AP-PES),近常压光进-光出谱(AP-PIPOS),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扫描隧道显微(STM/STS)等先进的表征方法,以及MBE等材料生长技术。此开放的、高度集成的综合研究平台将通过吸引国内广泛的用户群体,在能源环境材料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报告的第二部分,我将简要介绍这一平台的研制计划。
报告人简介:
刘啸嵩 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天体物理学士学位,后赴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物理系深造,师从同步辐射领域国际著名专家Prof. Franz Himpsel,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先进光源部 (Advanced Light Sourc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同步辐射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光谱学对包括锂离子电池、有机光伏材料、生物传感器、分子器件等多种材料体系电子结构进行原位表征,开展了一系统深入、创新的研究工作。至今已发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JACS, PRL 等SCI论文26篇(包括3篇应邀综述)。 2013年10月,刘啸嵩博士全职加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将依托上海微系统所和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基金,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建设软X射线光进-光出谱学线站, 并以此为平台,开展能源环境材料的原位电子结构研究。
欢迎全校感兴趣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