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生院士首先从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为出发点,追溯生命演化的轨迹。按照当代天文学研究,大约137亿年前,宇宙只有光子和基本粒子组成,并且具有非常高的温度和密度。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宇宙开始冷却,形成了中性粒子,中性粒子慢慢凝聚,最终形成许许多多的星球。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正是这其中最为罕见和完美的一个,它拥有适合生命繁衍的一切元素:它处在一个可居住带;有着不大不小的质量和密度;有近似园形的轨道和倾斜的自转轴;有着与太阳合适的距离等等。这些十分完美的自然条件,使得这个星球拥有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创造出如今灿烂的世界。在茫茫宇宙中,拥有这些罕见的美妙元素的星球绝不会仅仅是地球一个,必定会存在象地球一样完美而幸运的星球,那么智慧文明就可能在那里上演。
许多年来,人类通过“迎客”、“拜访”、“发名片”、“打电报”、“听广播”等多种方式去探索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和文明。我们生存的太阳系已被证实没有地外文明的存在,而银河系中大约有2万亿颗恒星,相信其中会有“第二个地球”的存在。
为了探求“类地”行星,人们深入的研究了地球起源、演化的每个细节,总结出了“地球”文明存在的客观条件,如:生命可居住带等。最后发现地球生存的完善自然条件,对于一个“类地”行星来说是十分“苛刻”的。这种“苛刻”的自然条件,加上我们现有的观测技术和观测手段的限制,使人类对“第二个地球”的寻找重重困难。但人类从没有停止自己过自己探索脚步,研究的视角逐渐从太阳系内有关行星扩展到茫茫的宇宙,观测的设施从地面转向空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开展Kepler计划、SIM计划、FPT计划等探索计划。随着这些计划的实施,观测技术手段和设备性能的提高,发现“第二个地球”越来越成为可能。听!“地外文明”的声音离我们越来越近。
报告会结束后,仍有很多学生围在讲台的周围,热情踊跃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陈建生院士给予了细致而严谨的解答,为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欲浏览本网站最佳效果,
请使用Chrome、Edge及最新版本IE浏览器,
1920x1080分辨率访问.
本站自适应平板、手机等移动设备.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物理学院
邮政编码:
23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