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陈建生院士作“地球是唯一的么?”学术报告 [2010-09-26]

    2010年3月25-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陈建生教授应物理学院天文学系的邀请到我校访问。
 
    25日上午10:30, 陈建生院士作为物理学院“研究生高水平学术论坛”的第一位演讲专家,在东区水上报告厅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地球是唯一的么?”的学术报告。陈建生院士用极其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合精彩的图片和视频演示,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天文学课,使大家受益非浅。报告会由物理学院副院长张杨教授主持。

  陈建生院士首先从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为出发点,追溯生命演化的轨迹。按照当代天文学研究,大约137亿年前,宇宙只有光子和基本粒子组成,并且具有非常高的温度和密度。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宇宙开始冷却,形成了中性粒子,中性粒子慢慢凝聚,最终形成许许多多的星球。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正是这其中最为罕见和完美的一个,它拥有适合生命繁衍的一切元素:它处在一个可居住带;有着不大不小的质量和密度;有近似园形的轨道和倾斜的自转轴;有着与太阳合适的距离等等。这些十分完美的自然条件,使得这个星球拥有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创造出如今灿烂的世界。在茫茫宇宙中,拥有这些罕见的美妙元素的星球绝不会仅仅是地球一个,必定会存在象地球一样完美而幸运的星球,那么智慧文明就可能在那里上演。

 

  许多年来,人类通过“迎客”、“拜访”、“发名片”、“打电报”、“听广播”等多种方式去探索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和文明。我们生存的太阳系已被证实没有地外文明的存在,而银河系中大约有2万亿颗恒星,相信其中会有“第二个地球”的存在。

 

  为了探求“类地”行星,人们深入的研究了地球起源、演化的每个细节,总结出了“地球”文明存在的客观条件,如:生命可居住带等。最后发现地球生存的完善自然条件,对于一个“类地”行星来说是十分“苛刻”的。这种“苛刻”的自然条件,加上我们现有的观测技术和观测手段的限制,使人类对“第二个地球”的寻找重重困难。但人类从没有停止自己过自己探索脚步,研究的视角逐渐从太阳系内有关行星扩展到茫茫的宇宙,观测的设施从地面转向空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开展Kepler计划、SIM计划、FPT计划等探索计划。随着这些计划的实施,观测技术手段和设备性能的提高,发现“第二个地球”越来越成为可能。听!“地外文明”的声音离我们越来越近。

 

  报告会结束后,仍有很多学生围在讲台的周围,热情踊跃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陈建生院士给予了细致而严谨的解答,为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