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5月25日陈骝先生“赵忠尧大师讲席教授” 暨林郁客座教授受聘仪式 [2010-05-24]

  定于2010年5月25日(周二)下午3时,在物理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陈骝先生“赵忠尧大师讲席教授” 暨林郁客座教授受聘仪式。仪式后,分别由陈骝和林郁教授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Alfven Waves: A Journey between Space and Fusion Plasmas”和”太阳风和地球磁层相互作用的三维混合模拟研究”。


    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附:
  陈骝先生简介

  陈骝教授,1946年生于杭州,1966年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1972年在美国UCLA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华盛顿州立大学、UCLA、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系等单位任职任教,现为加州大学尔文分校物理与天文系教授。1981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04年获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杰出研究奖,2008年获欧洲物理学会颁发的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最高成就奖Hannes Alfvén奖。陈骝教授在等离子体物理的众多方面,如等离子体波、不稳定性、湍流和带电粒子动力学,作出过开拓性的、有深远影响的贡献,是国际著名的理论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他发表的172篇文章已被引用5700多次,其中包括一篇被引用754次和12篇被引用超过100次。


林郁教授简介

  林郁教授,198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93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奥本大学任助理教授,1994年升为副教授,2003年起任正教授。2007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04年曾获得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Katherine E. Weimer奖。林郁教授在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的许多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JGR等刊物上发表文章60多篇。主要贡献有:

(1)首次针对卫星观测到的反常热流的物理过程的进行了全球尺度混合模拟,模拟中得到的强反常热流可以造成弓激波及其后的磁层顶向太阳方向的大尺度的膨胀,证实了最近的一些观测得出的行星际的磁场突然转向可造成磁层顶膨胀和极区电流。

(2)首次对磁层顶重联层结构开展全球尺度的混合模拟研究,并研究了磁鞘区离子通过磁重联向磁层的输运过程以及特有的离子分布函数。

(3)发展了关于弓激波和向日面磁层系统的全球尺度三维混合模拟程序,显示准平行激波由于波粒相互作用而不断自恰生成上游波动,而这些压缩波和压力波穿过激波面在磁层顶造成表面波以及阿尔芬波,造成磁层向阳面的瞬时场向电流,粒子输运,以及全球磁力线共振。

(4)开发了回旋动力学电子和全动力学离子(GKe/FKi)粒子模拟模型,开展无碰撞等离子体的物理过程,包括磁场重联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