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物理学院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大会

  • 4月22日下午,物理学院于物质科研楼C404会议室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大会,会议由物理学院党委书记陈向军主持,学院党委委员、各党总支部书记、师生党支部书记参与会议。

暗物质粒子探测器DAMPE成功进行束流实验 [2016-07-10]

  2014年10月29日-11月18日暗物质粒子卫星有效载荷——DAMPE探测器工程鉴定件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 PS T9和SPS H4束流上成功进行束流标定实验,DAMPE经长途运输,先后在2条束流上正常稳定工作了20天,实验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探测器、电子学、在线控制装置和相关数据分析软件都是正确的可靠的。实验验证了能量线性、能量分辨等关键指标,为在轨物理数据的分析提供了依据,保证了未来科学成果的可信度。图1是PS T9束流实验的安排。图2...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成功转段进入正样研制 [2016-07-10]

  2014年8月4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BGO量能器分系统初样研制总结评审会在上海召开。暗物质卫星工程办、卫星总体、载荷总体、航天系统的评审专家及相关领导出席了评审会。   与会专家听取了BGO量能器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刘树彬教授所作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BGO量能器分系统初样研制总结报告》,并审查了相关文件,最终一致认为“BGO量能器分系统已按初样研制技术流程要求完成了初样阶段的全部研制工作,经测试和试验,结果表...

第四届核电子学ASIC研讨会成功举行 [2016-07-10]

  2014年10月31日第四届核电子学ASIC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举行。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者专家、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共计四十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安琪老师代表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开幕词,会议邀请了我校林福江老师和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李福乐老师等专家做大会特邀报告。与会者在此次研讨会上报告了本领域ASIC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此方向的技术发展和应...

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基于NV色心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研究... [2016-07-10]

  2014年10月1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教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研究员共同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基于NV色心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研究谱仪研制”实施方案可行性论证会在合肥正式启动。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曹凝副局长、姜言彬副处长、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王力为副处长、刘耀虎副处长出席了会议。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唐玉国所长、复旦大学陈张海教授、中科院化学所王春儒研究员、合...

中国科大在高能对撞物理实验中取得新成果 [2016-07-10]

  宇宙的起源一直都是物理学家致力探索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大爆炸“理论预言宇宙起源于时间诞生时刻的极高能量密度的爆发,在之后的百万分之数秒内,宇宙形成其最初形态。此时并没有组成我们现在的物质世界的原子或原子核出现,而是以夸克、胶子游离的形式存在,这就是科学家们试图在对撞机上利用高能核-核对撞重建的新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在实验上找寻这种物质存在的证据就成为最为核心的问题。   中国...

中国科大实现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操控 [2016-07-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教授研究组与其合作者在量子力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非此即彼”(All-Versus-Nothing)框架下的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EPR)操控的实验验证,揭示了量子力学中一类新的非局域特性。这项研究成果9月30日发表在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提出了著名的EPR佯谬,他们以量子力学基本原...

我校人员发现全新的非线性电子散射现象 [2016-07-10]

  我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陈向军教授研究组与罗毅教授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扫描探针电子能谱仪发现了全新的非线性电子散射现象,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 10 (2014) 753-757)上。    电子能量损失谱学是分析材料化学组成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测量电子的非弹性散射获得原子分子的信息。然而在常规的电子散射中,非弹性电子只占极少的比例,大多数电子是没有能量损失的弹性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