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丁冬生课题组实现了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电弧...

  •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丁冬生课题组与国网安徽电科院王恩惠博士合作使用里德堡原子电场传感器测量了电弧MHz级射频信号频谱,为电弧测量提供了量子精密测量的新方法。相关成果7月2日以“Measurement of arc rf s...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洲际量子密钥分发成果入选美国物理学... [2018-12-21]

  2018年12月17日,美国物理学会(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下属《物理》(Physics)网站公布了2018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进展(Highlights of the Year),我校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组、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与奥地利科学院Anton Zeilinger研究组合作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完成

我院在近邻棒旋星系NGC 3319中心发现中等质量黑洞候选体 [2018-12-18]

我院天文学系王挺贵小组在近邻宇宙的无核球棒旋星系NGC 3319中心发现中等质量黑洞候选体,为超大质量黑洞的种子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相关成果于2018年12月10日发表在天体物理权威期刊《天体物理期刊》上。    图1左:星系NGC3319的光学图像(来自美国斯隆数字巡天);右:星系中心区域的放大图(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紫外图像),青色X标注的是Chandra X射线卫星探测的位置,X射线图像展示在左下角。黑洞是爱因...

赵政国院士一行赴法国参加首届超级陶粲装置国际联合研讨会 [2018-12-13]

  12月3日至8日,我校粒子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赵政国院士一行14人赴法国参加首届未来超级陶-粲装置(STCF)国际联合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法国直线加速器实验室承办,我校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建北教授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罗箐副教授是会议组委会成员。  未来超级陶-粲装置(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设计亮度为1035cm-2s-1,运行在2-7 GeV能区,比目前正在运行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亮度提高两个量级,运行的能量范围也提高...

STCF光电探测技术合作研讨会顺利举行 [2018-12-11]

  2018年11月27-2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粒子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赵政国院士率领团队访问了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西光所),团队成员包括来自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重实验室)的安琪教授、邵明教授、刘树彬教授、刘建北教授和李昕副研究员。双方就超级韬粲装置STCF光电探测技术合作举行了研讨会,西安光机所30余人参会。会议由西安光机所条纹相机工程中心田进寿副主任主持。  西光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马彩文...

我院在轻子普适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18-12-07]

  我院博士研究生王越在轻子普适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在实验上测量了D->πμν与D->πeν的分支比的比值,以最高精度在D介子衰变中对轻子普适性定理进行验证。  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Phys. Rev. Lett. 121, 171803 (2018) (https://journals.aps.org/prl/pdf/10.1103/PhysRevLett.121.171803 )上。  在标准模型中,共有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传递基本相互作用的媒介子被称为规范玻

2018年粒子物理唯象学计算机模拟国际会议成功召开 [2018-11-27]

  2018年11月19日-11月23日,为期五天的“2018年粒子物理唯象学计算机模拟国际会议(FeynRules/MadGraph School on Collider Phenomenology 2018)”在我校东区学生活动中心五楼国际会议厅召开。来自CERN, IPHC, LPTHE, ETH Zurich, UC Berkeley,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第七届亚洲重离子碰撞会议召开 [2018-11-12]

  2018年11月3日至6日,第七届亚洲重离子碰撞会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200名从事重离子碰撞的实验与理论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近代物理系、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协同创新中心主办。    该会议是每两年一届在亚洲区域举办的重离子碰撞方面的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会议议题有量子色动力学相变点寻找、重离子碰撞集体流效应、重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