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物理学院“严济慈奖学金”评审结果公示
|
[头条新闻] 我院曾长淦、李林研究团队揭示层间拖拽耦合在远程莫尔调控中的应用
|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展示复杂系统随机建模的... [2023-05-09]
近日,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与曼彻斯特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利用量子技术在复杂系统随机建模中的信息存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教授和项国勇教授与合作者使用单个量子比特的内存实现的量子模型可以获得比相同内存维度的任何经典模型更高的精度。该研究成功展示了量子技术在复杂系统非马尔科夫过程建模中的存储优势。该工作以“Implementing quantum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for non-Markovian stochastic simulation...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郭国平教授、李海欧教授等人实现硅基量子计算... [2023-05-04]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硅基半导体量子计算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郭国平教授、李海欧教授等人与南科大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黄培豪助理研究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张建军研究员以及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在硅基锗量子点中实现了自旋量子比特操控速率的电场调控,以及自旋翻转速率超过1.2 GHz的自旋量子比特超快操控,该速率是国际上半导体量子点体系中已报道的最高值。该工作对提升自旋量子比特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陈耕等人实现超越海森堡极限精度的量... [2023-05-04]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精密测量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陈耕等人与香港大学同行合作,利用量子不确定因果序实现了超越海森堡极限精度的量子精密测量。研究成果于5月1日以“Experimental super-Heisenberg quantum metrology with indefinite gate order”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物理》上。量子精密测量致力于把量子力学原理运用到各种测量任务中以实现超过经典极限的测量精度。海森堡极限被认为是利用量子...
我院徐宁教授研究组在低温结晶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3-04-28]
我院徐宁教授研究组与复旦大学物理系谭鹏教授研究组合作,在低温结晶机理的相关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2023年4月25日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结晶是复杂的非平衡动力学过程,其中包含了多种局域结构的时空演化。厘清各种结构之间的竞争、探讨促进和阻碍晶体生长的因素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前沿研究内容。经典成核理论给出了结晶成核的热力学图像,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经典成核理论适...
我院郭光灿团队郭国平教授研究组在超导量子计算非绝热几何量子计... [2023-04-27]
我院郭光灿团队在非绝热几何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郭国平教授研究组与本源量子计算公司合作,在本源“夸父”6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实现了演化路径缩短近两倍的非绝热几何量子计算,并展示了单比特几何相位门对拉比频率误差的绝对优势。该成果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发表在4月25日出版的国际应用物理知名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超导量子比特是公认的最有希望实现量子计算的几个物理系统之一,目前正处于含噪声中等...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郭国平、李海欧和龚明等人在多能级量子比特操... [2023-04-20]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比特操控方案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郭国平教授、李海欧教授和龚明教授等人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胡学东教授以及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对量子点系统中常见的多能级系统的量子调控展开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实用的多能级调控方案。在该方案中,通过调控微波驱动频率、幅值等参数,可以实现任意能级结构,进而实现高速、抗噪声的量子比特操控。这种操控方案为实现高保真度量子比特操作提供了一种...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首次验证星型网络的量子非局域性 [2023-04-17]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网络非局域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张超等人与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合作,首次实验验证了星形量子网络中的全网络非局域性。该成果4月14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上。贝尔非局域性一直是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人们开始探索更复杂的包含多个独立源的量子网络中的非局域性。由于包含多个独立隐变量,量子网络中可以产生区别于传统贝尔非局域性的全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