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刘曌地等实现多体量子速度极限

  • 我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系统的演化速度极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刘曌地等人通过高精度地控制量子系统演化时间,直接测量了量子系统演化速度,实现了基于可观测量的多体量子速度极限。该成果10月31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观测到经典噪声中量子关联恢复现象 [2016-07-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教授研究组在量子关联动力学演化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组与英国和意大利的合作者利用一个两粒子体系的简单模型,实验上观测到在没有系统环境反作用下经典噪声中量子关联的恢复现象。这项研究成果2013年11月29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量子关联是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有用资源,是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关键,然而量子关联很容易受到周...

单核自旋簇的灵敏探测和原子尺度的结构分析取得重要进展 [2016-07-10]

  中国科大杜江峰研究组及其理论合作者利用掺杂金刚石中氮-空位固态单电子自旋量子干涉仪,成功在室温大气环境下实现了单核自旋对的探测及其原子尺度的结构分析。此成果发表在《自然-物理》上[Nature Physics, AOP: 24 Nov. 2013, DOI: 10.1038/NPHYS2814]。   传统自旋磁共振研究百亿个自旋组成的系综样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和医学应用等各大领域。近年来自旋磁共振开始逐渐从统计平均测量向直接获取单量子态信息迈...

中国科大研究人员预言存在一种新奇配对超流相 [2016-07-10]

  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超冷费米气体中的拓扑相变方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邹旭波教授与易为教授分别同他们的合作者在理论上预言并刻画了一种同时具有非零配对质心动量及非平庸拓扑性质的新奇配对超流相。两项研究成果分别在线发表于2013年10月28日刊出的同一期《自然·通讯》上。   在费米系统中,两个粒子通过配对产生超导或超流的性质,是一种典型的量子强关联现象。自从1911年实...

中国科大国际上首次实现光子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存储 [2016-07-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高维量子信息存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史保森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携带轨道角动量、具有空间结构的单光子脉冲在冷原子系综中的存储与释放,证明了建立高维量子存储单元的可行性,迈出了基于高维量子中继器实现远距离大信息量量子信息传输的关键一步。这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量子通信系统中作为载体的单光子所携带的...

中国科学家成功解决量子黑客隐患——中国科大—清华大学联合小组实... [2016-07-10]

  潘建伟小组发展了独立激光光源的干涉技术,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开发了国际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室温通信波段单光子探测器——基于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的上转换探测器,在此基础上,结合清华大学马雄峰教授的理论分析,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测量设备无关的安全量子密钥分发,该实验先天免疫于任何针对探测系统的攻击,完美地解决了探测系统的安全隐患问题。    最近,由我院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清华大学马雄峰...

物理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再创新高 [2016-07-10]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13年度各项基金批准情况。物理学院共获批项目64项,批准金额6720万元,平均批准率为52.9%,三者均创历史新高。获批项目包括: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400万元(批准率22.2%);优秀青年基金4项400万元(批准率30.7%); 重点基金3项1030万元(批准率100%);面上基金41项3552万元(批准率62.1%);青年基金9项228万元(批准率52.9%);仪器专项1项330万元(批准率25%);联合基金2项180万元(批准...

量子信息实验室利用白光源实现时间延迟的高精密测量 [2016-07-10]

  由我院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与量子弱测量理论奠基人之一以色列的Vaidman教授研究组合作,开发出新型的弱测量技术,首次利用廉价的商用发光二极管白光源实现时间延迟的高精密测量,精度达到阿秒量级。探测装置简单实用且性能稳定,不受消相干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在7月19日的《物理评论快报》上,本成果将为量子技术走向实用化打下坚实基础。   时间延迟的精密测量是基础科学的重要领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