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学院要闻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我院学子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教学)中荣获佳绩

  • 7月20日至24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教学赛)(Chinese Undergraduate Physics Experiment Tournament,简称CUPET)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和珠海校区成功举办。中国科大代表队在珠海赛区荣获一等奖1项(基...

王挺贵教授小组 首次得到恒星潮汐撕裂事件的中红外波段的回响信... [2016-11-01]

  中国科大天文系蒋凝博士、博士生窦立明、王挺贵教授、杨臣威博士,美国Arizona大学博士生吕建伟和极地中心周宏岩教授等人,利用美国NASA的WISE中红外卫星的公开数据,首次在最近发现的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潮汐撕裂事件(TDE)ASASSN-14li中,探测TDE爆发后星系中心黑洞周围的尘埃吸收TDE爆发产生的能量在中红外波段再辐射发出的回响信号。该研究成果以“The WISE Detection of an Infrared Echo in Tidal Disrupti

我校举行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模型捐赠仪式 [2016-11-01]

  9月20日,中国科大58周年校庆日当天,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以下简称暗物质卫星)模型捐赠仪式在我校校史馆举行。暗物质卫星首席科学家、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我校校友常进研究员,我院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安琪教授作为捐赠方代表参加捐赠仪式,校领导许武、陈晓剑、朱长飞、黄素芳,物理学院执行院长杜江峰,科研部部长罗喜胜,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BGO量能器研制团队部分师生,档案馆相关负责人参...

迈向城市范围的量子隐形传态 中国科大在城域量子隐形传态研究中... [2016-11-01]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等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在合肥量子城域通信试验网上首次实现了预先纠缠分发的独立量子源之间的量子态隐形传输,为未来可扩展量子网络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结果于9月19日在线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上。     量子隐形传态是一种传递量子状态的重要通信方式,是可扩展...

盘点:中国科大物理学院2016年本科生迎新大会“关键词” [2016-11-01]

  2016年9月9日,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在理化大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2016级本科生迎新大会。  出席会议的有物理学院院长欧阳钟灿院士,执行院长杜江峰院士,分党委书记、副院长叶邦角教授,副院长王冠中教授、徐宁教授,分党委副书记张增明教授以及近代物理系主任韩良教授、天文学系执行主任孔旭教授、物理系副系主任段昌奎教授。此外,还特邀了蔡一夫教授作为优秀教师代表作交流发言。  作为在中国乃至世界物理学科排名顶尖的大牛...

ATLAS实验前负责人Peter Jenni教授走进中科大 浅析微观粒子世界... [2016-11-01]

  9月1日至7日,ATLAS实验前负责人Peter Jenni教授应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政国院士的邀请,访问我校,并于9月5日面向粒子物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教师做主题为"The long journey to the Higgs boson and beyond at the LHC"的精彩报告,报告会由张一飞副教授主持;于9月6日面向全校师生做主题为“The LHC and the Higgs Boson Discovery

全国粒子物理大会科学家为我校新生作科普报告 [2016-11-01]

  恰逢第十二届全国粒子物理学术会议在我校举办之际,受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刘江来教授、高能物理研究所何会海研究员分别于2016年8月24日、25日晚在东校区水上报告厅作了面向大学新生的学术科普报告。作为我校物理学院2016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环节之一,这两场报告吸引了物理学院及部分少年班学院的新生到场聆听,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   刘江来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寻找宇宙中的幽灵粒...

中国科大实现轨道角动量光子的量子频率转换器 [2016-10-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轨道角动量(OAM)光子的量子频率转换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史保森教授领导的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OAM单光子、OAM纠缠光子以及OAM与偏振组成的混合纠缠光子的频率上转换,证明了在频率变换过程中单光子的量子相干性和光子对的纠缠特性保持不变。主要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在国际光学权威期刊《光:科学与应用》[Light: Sci. &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