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暗物质卫星“悟空”利用地磁场测得高精度正负电子能谱

  •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DAMPE)国际科学团队在宇宙线电子与正电子观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研究团队基于“悟空”号近九年的在轨观测数据,实现了在无磁体条件下10–20 GeV能区宇宙线电子与正电子微分通量谱...

973计划项目“高压缩重子物理的物理实验研究”中期总结会议在武... [2016-07-15]

  2016年7月9日,973计划项目“高压缩重子物理的物理实验研究”中期总结会议在武汉举行,来至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张焕乔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的王乃彦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的叶朝辉院士,美国Texas大学、Purdue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十数位专家学者组成了专家组,张焕乔院士任组长。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首席科学家,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许怒教授(772校友)以及各课题负责人...

我校研制的MRPC飞行时间探测器在首次直接测量反质子间相互作用力... [2016-07-11]

  由来自12个国家的52家科研单位的近500为科学家组成的STAR合作组近日在位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首次直接测量了反质子-反质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这对理解反物质的构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于11月5日在线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此次对反物质间相互作用的首次定量测量,标志着人们对反物质的形成机制研究有了新的跨越。   我校科研人员自2000开始为STAR研制基于多气隙电阻板室技术...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科学合作组成立 我校承担其中重要职责 [2016-07-11]

  近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科学合作组正式宣布成立,标志了该卫星工程将由研制发射阶段转入科学目标探索阶段。我校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其中重要职责。   10月29日至31日,第四届暗物质探测卫星(DAMPE)研讨会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召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高能物理研究所、兰州近代物理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瑞士日内瓦大学、意大利INFN Perugia大学、Bari大学、Salento大学、美国MIT大学等国内外近...

中国科大实现国际最长距离的实用化环回差分相位协议量子密码分配 [2016-07-11]

  韩正甫、陈巍等首次基于主动切换技术实现了安全传输距离超过90公里的RRDPS协议量子密钥分配实验,创下了世界纪录,其结果充分验证了这一新型协议的实用化潜力。该研究成果发表在11月2日出版的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光子学》上。   近日,我校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完成了国际上最长安全传输距离的环回差分相位(Round-robin differential phase shift-RRDPS)协议实用化量子密钥分配实验。该实验室韩...

第十七届反场箍缩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2016-07-11]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为期四天的“第十七届国际能源署反场箍缩国际研讨会(The 17th IEA Reversed Field Pinch Workshop)”在我校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瑞典、加拿大以及中国的14 个单位94人注册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的科学组织委员会由以上7国的8位科学家代表组成,我校物理学院刘万东教授担任主席,谢锦林副教授担任秘书长。 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刘万东教授主持开幕式   10月26日上午,在本届会议...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BGO量能器正样通过总结验收 [2016-07-11]

  近日,由我校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惟一有效载荷关键分系统——BGO量能器研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卫星总体和有效载荷总体联合在上海组织召开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BGO量能器分系统正样研制总结评审会。会议由卫星工程总师李华旺主持,首席科学家常进、卫星总指挥朱振才及工程监理组等一批航天专家参加。BGO量能器副主任设计师封常青、张云龙等代表我校分别做了BGO量能器正样飞行件研制总结汇...

STAR探测器升级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6-07-11]

  2015年9月21日至9月22日,STAR区域会议:STAR探测器升级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活动中心举行,会议主要内容是报告关于STAR探测器的升级(内径迹时间投影室iTPC,端盖飞行时间探测器ETOF和前向量能器系统FCS)以及相关物理的讨论。来自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伯克利洛伦兹国家实验室(LBNL)、加州Davis大学、Rice大学、Illinois大学、Purdue大学、德国GSI国家实验室、海德堡大学和国内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