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物理学院召开2024春季学期本科期中教学师生座谈会

  • 4月19号下午,物理学院召开了本科期中教学师生座谈会。校教学督导叶邦角、完绍龙、潘必才、崔文泉、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凌锋、院教学督导刘万东、李澄、杨维纮、基础课程组组长王冠中、邵明、潘海俊、王双、朱文光、教...

同步辐射谱学研究新进展:三维原子尺度上测定铁基超导材料的同位... [2016-07-10]

  近日,我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吴自玉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和我院陈仙辉领导的小组利用X射线吸收谱学,在三维原子尺度上研究了铁基超导材料的同位素效应,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一成果发表在4月29日自然出版集团(NPG)的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上。   自2008年铁基超导材料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的重要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对铁基超导机制的理解存在着广泛的争议。继我校陈仙辉教授研究组和吴自玉研究组利用Tc和磁...

中科院量子科学卫星先导专项成功完成星地量子通信地基验证试验 [2016-07-10]

  近日,我院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彭承志等,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光电技术研究所黄永梅等组成的协同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全方位的地面验证,为未来实现基于星地量子通信的全球化量子网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该研究成果于5月1日以长文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杂志上(Nature Photonics 7, 387–393 (2013))。这是中科院量子科技先导专项继去年实验实现拓扑量子...

光镊技术应用于动物体内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6-07-10]

  近日,我院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李银妹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魏勋斌教授合作,采用光镊技术成功捕获活体动物内的细胞,发展了动物体内细胞三维光学捕获技术。研究成果于4月23日在线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同时,Nature Communications网站还以“Medical Research: Clearing blocked capillaries with light”为题对该研究工作进行报道。   在活的动物体内研究细胞生长、迁移、细胞及蛋白质间

中国科大实现不受光学散射极限限制的量子统计测量术 [2016-07-10]

  量子统计测量技术除了可以适用于相邻物体的光学成像,还可以实现发光寿命,偏振和其他自由度的测量和分辨。同时,该测量技术可以实时测量近邻物体的动力学演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实现进一步的量子信息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技术,也将在化学,材料,生物等方向得到应用。   我院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孙方稳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利用量子统计测量技术实现了不受传统光学散射极限限制的相邻发...

北京谱仪(BESIII)发现新共振结构,我校作出重要贡献 [2016-07-10]

  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今天宣布,在最近采集的4.26 GeV能区数据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共振结构,暂时将其命名为Zc(3900)(见图)。                     新发现的Zc(3900)带有电荷( e),质量比氦原子略大,寿命很短,在10-23秒内衰变为一个带电粒子和一个J/粒子。Zc(3900)含有粲夸克和反粲夸克且带有电荷,预示其中至少含有4个夸克,可能是科学家们长期寻找的一种奇特强子。   传统的夸克模型认...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多波段脉冲单自旋磁共振谱仪研制... [2016-07-10]

  1月31日,由我院杜江峰教授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多波段脉冲单自旋磁共振谱仪研制——单核自旋探测”项目在合肥启动。国家自然基金委数理学部汲培文常务副主任、数理学部物理一处张守著处长、倪培根副处长、计划局谢焕瑛副处长、项目依托部门中科院计划财务局曹凝副局长、杨为进处长、孔明辉副处长等,复旦大学侯晓远教授、中科院上海技物所陆卫研究员、山西大学张靖教授三位专家,以及侯建国校长、朱长飞副校长...

基于氮-空位单电子自旋探针的微观核磁共振技术取得阶段性重要突... [2016-07-10]

  近日,我院杜江峰教授研究组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J. Wrachtrup教授组合作,成功实现了(5nm)体积样品质子信号的检测,取得微观核磁共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该实验利用掺杂金刚石中距表面7纳米深度的氮-空位单电子自旋作为原子尺度磁探针,分别实现了(5nm)体积液体和固体有机样品中质子信号的检测,其中包括的质子总数为一万个,其产生的磁信号强度相当于100个统计极化的核自旋。此实验为微观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