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十六届物理与化学暑期夏令营物理分营通知
|
[头条新闻] 常进校长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低维量子结构的制备和物性研究取得系列新进展 [2017-03-03]
近日,我院曾长淦教授研究组,成功制备强关联体系单晶纳米线和原子尺度的二维范德瓦尔斯异质结,并发现其物性被维度所显著调控。相关结果发表在《Nano Lett.》和《Nature Commun.》上。 目前一维物理领域的重心主要局限于研究空间均匀的电子相。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对于电子相分离体系,一维限域如何调控其物理特性?在锰氧化物La0.33Pr0.34Ca0.33MnO3单晶纳米线成功制备的基础上,该团队与陆轻铀教授研究组合...
纳米光纤中信号传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17-02-12]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明海、王沛教授领导的微纳光学与技术研究组成员张斗国副教授与能源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与材料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邹纲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Center for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的J. R. Lakowicz教授,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陈俊学博士合作,提出了一种新型光学模式:存在于多层介质薄膜与纳米光纤复合结构中的一维布洛赫...
我校陈宏芳教授代表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7-01-17]
1月9日上午,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校陈宏芳教授领导的团队在“重离子碰撞中的反物质探测和夸克物质的强子谱学与集体性质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宏芳教授是第二完成人。 该项目的重要科学发现包括:1. 多气隙电阻板室MRPC的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MRPC的规模化生产、质量控制取得成功;2. 发现首个反物质超核;3. 发现迄今最重反物质原...
我校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完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 [2017-01-13]
1月9日上午,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校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完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高能所前所长陈和生院士代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获奖集体接受颁奖,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安琪教授代表中国科大团队出席了颁奖典礼。 北京正负...
第六届全国微结构气体探测器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6-11-22]
2016年11月10日至12日,由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合办,中国科学院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微结构气体探测器研讨会”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南华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共计18家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近80人参加了此...
中国科大实现多自由度超纠缠态的量子存储 [2016-11-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存储研究方向取得系列进展,该实验室史保森教授小组实现了两个存储单元之间的高维纠缠及多自由度的超纠缠,主要研究成果分别于10月21日和11月14日发表在国际光学权威期刊《光:科学与应用》[Light: Sci. & Appl. 5, e16157 (2016)]和国际著名学术综合期刊《自然-通讯》[Nat. Commun. 7
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016-11-09]
10月22日,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合肥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沈保根院士,学术委员陈仙辉院士、封东来教授、贾金锋教授、匡光力研究员、李建新教授、王亚愚教授、张富春教授、张振宇教授、周兴江研究员参加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朱长飞出席会议并讲话。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科大科研部部长罗喜胜,中科院前沿局白雪瑞主管、贺鹏主管,以及重点实验室部分科研骨干。会议由沈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