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我院戴子高、彭承志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对外公布,我院戴子高、彭承志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外,我校徐铜文、舒歌群同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枫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2025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STAR科大组立足国内做出重要成果 [2016-07-09]

  我校RHIC-STAR合作组成员许依春博士、2010级博士生崔相利和唐泽波副教授与美国科研人员合作,利用RHIC-STAR探测器,创新实验事例触发和粒子鉴别手段,首次测量到质子-质子碰撞中K介子在高横动量区域的产额,并大大地扩展了其他粒子产额测量的动量范围。高横动量强子由散射的高能夸克碎裂产生,而不同味夸克和胶子产生不同成份的强子。该结果首次在高能粒子对撞机实验中观测到正反粒子产量比例随动量升高而下降。这一结果不仅...

我院潘建伟小组成功实现八光子薛定谔猫态 再次刷新光子纠缠世界... [2016-07-09]

  据外媒报道,我院潘建伟院士与同事陈宇翱、陆朝阳等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八光子薛定谔猫态,打破了之前由该研究组保持了多年的六光子纪录,再次刷新了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记录。这个工作于2月12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的子刊《自然·光子学》上。   据悉,论文的预印本于2011年5月底在网站arXiv.org公开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后,欧美多家知名科技媒体,包括欧洲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美国麻省理工学...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储存环外靶实验读出电子学预研系统联调成功 [2016-07-09]

  2011年12月21日至2012年1月5日,由近代物理系“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研制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储存环外靶实验读出电子学预研系统在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联调成功,并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2011年12月21日,我院近代物理系周家稳与康龙飞两名博士生抵达近代物理所,进行读出电子学系统与探测器的联调测试。该电子学系统在实验室测试条件下,时间测量和脉冲宽度测量精度分别达25 ps及 100 ps,满足了系统设计指...

物理学院2011年度十大科研进展 [2016-07-09]

  在刚刚结束的物理学院2011年终总结教授大会上,投票评选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2011年度十大科研进展,此次评选活动旨在促进全院学术和科研工作交流。 碱金属掺杂菲中发现5开尔文温度超导电性   陈仙辉教授研究小组在碱金属掺杂菲中发现了5开尔文温度的超导电性,在有机超导体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在具有π分子轨道的菲(菲是具有三个苯环的稠环芳香烃)中掺入碱金属实现了5开尔文温度的超导电性。同时发现通过施加...

“八光子纠缠态刷新世界记录”入选2011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2016-07-09]

  由部分两院院士、中央主流新闻媒体负责人、资深科技记者和新闻网站主编等评选的2011年隆力奇杯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12月29日在京揭晓。我校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完成的科研成果“中科大制备出八光子纠缠态,刷新世界记录”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和操控一直是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世界上普遍利用晶体中的非线性过程来产生多光子纠缠态,其难度会随着光子数目的增加而指数增大。此前国际...

我校博士研究生达博获第六届国际表面科学讨论会最佳海报奖 [2016-07-09]

  2011年12月11日-15日,我校物理学院物理系固体微结构实验室博士研究生达博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六届国际表面科学讨论会(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urface Science,ISSS6),其工作“A Reverse Monte Carlo Method for Extraction of Energy Loss Function Data from an Experimental REELS Spectrum”在会上

我院杜江峰教授研究组取得固态量子计算中退相干研究新进展 [2016-07-09]

  近日,我院杜江峰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和香港中文大学刘仁保教授合作,在金刚石N-V空位色心构成的单电子自旋体系中观测到了反常退相干现象。反常退相干现象的存在显示出电子自旋周围环境的量子特性以及可控制性。该实验结果在利用量子噪声进行量子信息处理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由于环境会对量子系统发生耦合干扰,使得系统的相干性不可避免地流失。这已在量子信息处理极为重要的效应,被称为退相干。根据经典的噪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