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研动态

近代物理系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

[头条新闻] 我院在量子纠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我院与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郁司夏、孙亮亮、周祥与安徽大学许振朋、隆德大学Armin Tavakoli等合作,在量子纠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原本只是探测纠缠有无的实验数据可以用来估计纠缠大小。团队利用...

中国科大首次在水溶液环境中实现单个生物分子磁共振谱的探测 [2018-09-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运用量子技术首次在室温水溶液环境中探测到单个DNA分子的磁共振谱,从而向运用单分子磁共振研究生物分子在生理环境中的构像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该工作发表在2018年9月出版的《自然-方法》上[Nature Methods 15, 697–699 (2018)]。   图注:基于钻石传感器实现水溶液中的DNA分子探测   磁共振技术能够在溶液环境准确无损地获取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中国科大实现对南极望远镜的高效远程控制 [2018-08-08]

  南极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蕴藏着宇宙起源、地球生命起源、气候变化、冰盖稳定性等重大且尚未解决的科学前沿问题的答案,是地球科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研究的独特资源高地。   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使得其成为天文观测、环境本底监测、外层空间观测、生态系统观测和地球物理研究等重大科学工程的良好实验基地,非常有利于推动低温工程材料、远程通讯技术、极...

《物理评论快报》发表北京谱仪III实验的a0和f0混合研究成果 [2018-07-23]

  2018年7月11日,物理学领域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了北京谱仪(BESIII)实验的研究成果Observation of  Mixing,论文期刊号为Phys. Rev. Lett. 121, 022001 (2018)。(简称a0和f0) 是基态标量介子,在30年前就被不同的高能物理实验发现并证实,但对其内部结构一直存在争议,长期以来是强子物理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除了被认为是由夸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多波段脉冲单自旋磁共振谱仪研制”结... [2018-06-28]

  2018年6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担的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 “多波段脉冲单自旋磁共振谱仪研制”结题验收会议在合肥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相关负责人、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相关负责人、项目验收专家组、项目监理组、技术验收组、财务验收组、档案验收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负责人、项目组全体成员等50余人参加了验收会。验收会由基金委数理学部副主任董国轩主持。 会议现场 ...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零磁场核磁共振的普适量子控制及其保真度评估 [2018-06-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在零磁场核磁共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的彭新华教授课题组与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首次实现了零磁场核自旋体系的普适量子控制和发展了用于评估量子控制和量子态的方法,这一成果有望推动零磁场核磁共振在生物、医学、化学以及基础物理领域中的应用。该研究工作以“Experimental Benchmarking of ...

LHC实验发现希格斯粒子与顶夸克协同产生过程,科大发挥重要作用 [2018-06-14]

  希格斯粒子的性质研究是大强子对撞机(LHC)实验继2012年希格斯粒子被发现后的最重要的物理目标。2018年6月4日, ATLAS和CMS合作组在第六届LHC物理学术会议(LHCP 2018)上同时宣布独立发现了希格斯粒子与一对顶夸克联合产生的过程,两个实验的信号统计显著性都超过了5倍标准差。这个发现是顶夸克与希格斯粒子汤川耦合的直接证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大ATLAS课题组目前包含教授及副教授共10...

十年砥砺 — 我校韩良团队圆满完成第一代TeV强子对撞机弱实验混合... [2018-06-14]

       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韩良领导的科大D0团队,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D0实验上,圆满完成利用第一代TeV级强子对撞机Tevatron开展的弱混合角sin2θW精确测量工作。该课题前后经历十一年,产生多篇意义重大的科学论文,并长期保持相关测量的国际最高精度。这一系列研究对于粒子标准模型电弱机制检验、间接探测新物理效应以及高能物理实验技术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D0实验的最终观测结果发表于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