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以下称严济慈班)的培养目标是为有志于从事物理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学生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合适的培养,让他们有机会成长为未来活跃在物理及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
二、组织和管理模式
严济慈班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称中国科大)的基础教学力量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称物理所)的研究力量,从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采取物理大类培养,重视基础,不设具体学科方向;在强调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个性化支持和指导,让学生自然成长。
严济慈班设立中国科大和物理所联合工作组,负责双方联合办学事物;设立首席科学家、教学委员会、若干工作小组和主管教授负责严济慈班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组织工作。
三、入选和滚动模式
严济慈班按年招生,每届学生30名左右。严济慈班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采用初次选拔、进入和退出滚动调整机制:
1.每年从当年入学的物理学院和少年班学院学生中,根据学校新生入学考试成绩,结合物理冬令营、高考情况和教授推荐,确定面试学生名单,由中国科大和物理所组成联合专家组进行面试甄选。
2.严济慈班采取动态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选择退出,回到普通班级学习;当严济慈班有差额时,其他班学生在教授推荐并经过严济慈班考核后,可以进入严济慈班学习。在第4学期结束时最终确定该届学生名单。有下列情形之一,一般调整出严济慈班:1)前4个学期中,有必修课程不及格者,或者有两门以上(含两门)物理课程成绩低于70分者;2)在第4个学期结束时,学生GPA排名在本班(指所在严济慈班)后5%(含)者。3)为保持严济慈班的整体稳定,总调整比例(不包括自动退出名额)不超过总人数的20%。
四、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要求
学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要求:总学分修满160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课程设置分类及学分比例表:
分类 | 学分 | 比例(%) |
通修课程 | 79 | |
学科群基础课程 | ||
专业核心课程 | ||
专业方向课程 | ||
自由选修课程 | ||
毕业论文 | ||
合 计 | 160 | 100 |
五、修读课程要求
1、通修课程设置:79学分
学科分类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建议年级 |
军事理论 | 1 | 秋 | 1年级 | ||
人文素养课程 | 2 | 春、夏、秋 | 1、2年级 | ||
科学素养课程 | 2 | 春、夏、秋 | 1、2年级 | ||
化学类 2 | 化学类课程 | 2 | |||
生物类 2 | 生物类课程 | 2 | |||
英语类 8 | 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选班上课,具体情况说明见《修订方案》中通修课设置英语类部分。 | ||||
数学类 非数学专业甲型 16 | 数学分析(B1) | 120 | 6 | 秋 | 1年级 |
数学分析(B2) | 120 | 6 | 春 | 1年级 | |
线性代数(B1) | 80 | 4 | 春 | 1年级 | |
物理类 物理专业(甲型) 22 | 力学 | 80 | 4 | 秋 | 1年级 |
热学 | 60 | 3 | 春 | 1年级 | |
电磁学 | 80 | 4 | 春 | 1年级 | |
光学 | 80 | 4 | 秋 | 2年级 | |
原子物理 | 80 | 4 | 春 | 2年级 | |
大学物理-基础实验 | 60 | 1.5 | 春 | 1年级 | |
大学物理-综合实验 | 60 | 1.5 | 秋 | 2年级 | |
政治类 15 | 形势与政策(讲座) | 1 | 秋 | 4年级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40 | 2 | 秋 | 2年级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60 | 3 | 秋 | 1年级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60 | 3 | 春 | 1年级 | |
重要思想概论 | 60 | 3 | 春 | 2年级 | |
重要思想概论实践 | 120 | 3 | 2、3年级 | ||
体育类 4 | 基础体育 | 40 | 1 | 秋 | 1年级 |
基础体育选项 | 40 | 1 | 春 | 1年级 | |
体育选项(1) | 40 | 1 | 春、夏、秋 | 2、3年级 | |
体育选项(2) | 40 | 1 | 春、夏、秋 | 2、3年级 | |
电子类 1 | 电子线路实验(1) | 54 | 1 | 秋 | 3年级 |
计算机类 4 | 计算机程序设计(A/B) | 60/40 60/60 | 4 | 秋 | 1年级 |
通修课学分小计 | 79 |
2、学科群基础课程设置、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专业方向课程设置:
同物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
物理类专业39/41学分,天文学专业39.5学分
专业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建议年级 |
所有专业方向 28.5/30.5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 60 | 3 | 秋 | 2年级 |
计算方法B | 40 | 2 | 秋 | 3年级 | |
数理方程A | 60 | 3 | 春 | 2年级 | |
复变函数A | 60 | 3 | 秋 | 2年级 | |
理论力学 | 80 | 4 | 秋 | 2年级 | |
电动力学 | 80 | 4 | 春 | 2年级 |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 80 | 4 | 春 | 3年级 | |
量子力学B | 80 | 4 | 秋 | 物理类专业2选1,天文学专业选B | |
量子力学A | 120 | 6 | 秋 | ||
大学物理现代技术实验 | 60 | 1.5 | 春 | 2年级 | |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10.5 | 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 | 60 | 1.5 | 秋 | 3年级 |
物理讲坛 | 2 | 1年级 | |||
电子技术基础(1) | 40 | 2 | 秋 | 2年级 | |
电子技术基础(2) | 40 | 2 | 春 | 2年级 | |
电子技术基础(3) | 60 | 3 | 秋 | 3年级 | |
天文学 11 | 计算物理(A\B) | 60 | 3 | 秋 | 3年级 |
天文学导论 | 40 | 2 | 秋 | 1年级 | |
天文学观测实践 | 40 | 2 | 春 | 1年级 | |
天体物理前沿系列讲座 | 40 | 2 | 秋 | 2年级 | |
天文学实验 | 80 | 2 | 秋 | 3年级 | |
学科群课学分小计 | 物理类专业39/41, 天文学专业39.5 |
3.专业核心课程:8/9学分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建议年级 |
计算物理(A\B) | 60 | 3 | 秋 | 3年级 |
固体物理A | 80 | 4 | 春 | 3年级 |
固体物理B | 60 | 3 | 春 | 3年级 |
物理学专业基础实验 | 80 | 2 | 春 | 3年级 |
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小计 | 8/9 |
4、选修课程:23-26学分
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和发展规划选修全校各院系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达到培养计划所要求学分。
5、毕业论文:8学分
六、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
同物理类专业。
七、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指导性学习计划
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1年级指导性学习计划
一 年 级 | |||||
秋 | 春 |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军事理论 | 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60 | 3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60 | 3 | 英语要求课程 | 2+1 | |
英语要求课程 | 2+1 | 基础体育选项 | 40 | 1 | |
基础体育 | 40 | 1 | 大学物理-基础实验 | 60 | 1.5 |
计算机程序设计(A/B) | 80 | 4 | 数学分析(B2) | 120 | 6 |
数学分析(B1) | 120 | 6 | 线性代数(B1) | 80 | 4 |
力学 | 80 | 4 | 电磁学 | 80 | 4 |
天文学导论(仅天文学) | 40 | 2 | 热学 | 60 | 3 |
天文学观测实践(仅天文学) | 40 | 2 | |||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 60/30 | 3.5 | |||
生物类 | 2 | ||||
化学类 | 2 | ||||
人文科学素养类课程 | |||||
10门课 | 25 | 11+* 门课 | ≥25.5 |
2,3,4年级同物理类各专业方向的指导性学习计划。